信仰之门 | 分类文库 | 分类书库 | 圣经典藏 | 精典图库 | 音乐收藏 | 在线贺卡 | 在线影院 | 检索中心 | 联盟论坛 | 访客留言
   教牧资料>>教会建造>>福音与文化的关联--一个教牧者的实务经验 打印
福音与文化的关联--一个教牧者的实务经验
作者: 周联华 [信仰之门/www.GODoor.net]    



I. 第一线的战士
在福音的战场上,谁是第一线的战士?不可否认,是一群在教会及布道所工作的传道人。有关布道所有种种不同的名字,无论什么名字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她们的任务,因为他们的规模小,人手不够,比大教会难做得多。布道所没有传统,没有规范,比大教会难做何止三、五倍。(大教会的难处是在人事,教牧人员与信徒应感到惭愧才是!)教牧人员直接住在一个与基督教背景完全不同的社区中,向各色人等传道煞是困难,别人不愿来听,只能徒呼奈何。传统上,把刚毕业的年轻毕业生往小布道所送,是不合理、不人道的。他们比较没有经验(当然也有特殊优秀的,那是例外),大部分做得心灰意懒,把年轻的锐气都磨光了。他们年轻,要想结婚却不敢;或是新婚,连小孩也不敢生。我主张请有经验的、年长的,好比五十好几的传道人去,他们有经验,儿女多已大专毕业,没有经济负担,比较会跟小布道所左右邻居攀谈,交友,慢慢发展宣教的工作。年轻的传道在大城市里跟着有经验且中年以上的牧师学习,比较容易适应。必要的时候,让老牧师下乡,小牧师主持大教会,年轻人需要较大的开支,要生儿育女,进好的学校,他学习得快,进步得快;在有规模的教会比较容易发展,容易适应。
作为第一线的战士是艰难的。除非你属于基督反文化型,你可以不理会台湾本地的情势。台湾虽然只有二千三百万人口,但是却复杂得不得了。光是原住民就有九族,每族各有其特殊文化背景,亦有不同的语言和习俗,包括服饰也大不相同。在讲台语的范围下,还有泉州和漳州的分别,更有大量的客家人。那些从大陆来的更包括了许多的省份,大陆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均有其方言、人情、风俗。这么复杂的组成份子,要本土化,谈何容易!作为第一线的教牧人员,又怎能畏缩不进呢?

II. 福音中的永恒与变易
福音是永不改变的,狭义的是像保罗在罗马书1.2-4,或林前15.3-4所记载的,或者像彼得在使徒行传第二章五旬节的讲章所表达的内容;再或者把这些材浓缩到:耶稣基督是在旧约中已预言,到了时候为人所生;后又出来公开传道,教导人,宣布好消息,医病赶鬼,周游四方行善事;被钉十字架,三天后死而复活;信而悔改的能得永生。广义的是整本新约,整部圣经,甚至更包括历代基督徒对耶稣基督的见证。这些是永不改变的。
正像有人说过:神学家的责任(难道不包括教牧人员?)是把永不改变的福音传播给一直在改变的人。我再肯定福音是永恒的,但是听福音的人一直在改变;传福音的人如果要有效地「交通」,就要考虑到「土壤」,使福音的种子能在此时此地种下去,生根,开花,结果;这也许就是本系列的主题「福音本土化」的使命。福音是永恒的,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千变万化,这是本子题所说的「变易」。为了避免人的误会和误解,我愿在开始就说明我的立场,所谓「变易」:永恒的福音可以为之套外衣,可以有不同的包装,也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介绍,等等,但是它们不能扭曲福音,改变福音,更不能喧宾(任何方法、手段,或了解)夺主(福音)。

III. 教牧者本身

教牧者本身是何许人比他的信息更为重要。司布真的信息经过详细分析远不如他当年的影响力,理由十分简单,因为他的「人」比他的信息更好。
1. 本地人?
所有的国际宣教士都不是本地人,我们不可能要求教牧者都是本地人,问题是在他/她能否与当地人「认同」。我们也不必故意避免本地人,虽然耶稣曾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先知在他自己的家乡是从不受人欢迎的。」(路4.24)本地人最懂得本地人的性格、风俗习惯,但也许本地人有许多限制。清朝的官制中不放本地人为知县,也许就为了这缘故,但是我相信周处在他本地一定更有效(我知道我们不是周处)。如果教牧人员在本地略有困难,可以在其它地方「做得有一个样子」再回家乡去工作。
2. 衣着
衣着本不是个大问题,但是我国人「只重衣衫不重人」是我们的「陋习」。穿的太好,遭人妒忌;穿的太差,遭人卑视;恰到好处,十分重要。我最近到泰国展望会去参加评估,同工们不断提出展望会在贫穷人中的「生活方式(lifestyle)」。假如他们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有。利玛窦刚到中国来的时候,为了认同,一度着释装;他认为这是宗教家的服装。后来经友人指点,他改穿儒装。这是很进步的观念。
3. 语言
教牧者尽量要说当地的语言,甚至方言;而且还要说得好。外来的(或外去的)宣教士能讲好当地的语言,一半已经成功了。在文绉绉的圈子中就文绉绉;在「白而土」的圈子中就白而土(当然要注意我们的身份,不必加「不雅」的口头语)。保罗早就说过:「在什么样的人当中,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用什么方法,我总要救一些人。」(林前9.22) 可是,在教牧界,也许连基督徒,似乎喜欢讲另一种一般人听不懂的「属灵」话。这在沟通上是极大的损失;说到福音与文化的关键上不得不注意。
4. 居所
老一辈的西教士住在庄子里(compound),也许是为了安全、卫生等等的原因,用高高的围墙圈起来。他/她们出来工作,过当地人的生活,回家去,与家人及本国人在一起,吃他们自己的饮食,过他们自已的生活。我了解他们的苦衷,尤其他们认为自己是奉献为当地工作,但是孩子并没有这种心态,以致尽量要使下一代过他们本国的生活水准。这是他们的矛盾!我们不能过责。记得当年韩国的教牧同工还平均住六个「塌塌米」大小住所的年代,台湾浸信会联会曾经差派宣教士到韩国去工作,宣教士夫妇的教会坚持要联会帮他们住台湾传道人居所的标准。那时我们自己却猛烈批评美南浸会宣教士的「庄子」。人为什么总是看见别人眼中的木屑,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再说上述的个案,当韩国的传道人在冬天只吃「泡菜」的时候,台湾浸信会差派宣教士教会不时寄火腿、干贝一类的食物给他们。在那时,我们却猛批评西教士的饮食习惯。许久以前,有一次我到邮局去领包裹,看到一位西教士也在领包裹,在柜台旁有了一点争执。当年糖类的东西是不准进口的,而那是一包水果蛋糕(fruit cake),是她妈妈为她做的圣诞节蛋糕,我不认识她,我为她力争,可惜我人微言轻,没有成功。我看着那位姊妹含着泪离开邮局。我希望我没有离题,设想你在某一个国外当宣教士,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中秋节的前夕,你的母亲老远寄了一盒月饼给你,当地的邮局不让你取,你又作何感想?

5. 为人
我国有一句彦语,「知人知面不知心」。上面的种种都属于知人知 面,知心是难的,人无从把心掏出来给人看一看。但是如果在某一个地区 住久了,你的为人及行动会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在美国有一个最差劲的希腊文课的学生,有一个星期没有来上课,我以为他照例逃课,数落了他几句。他下课后,告诉我他有一个学生教牧工作,礼拜天晚上那村子失火,他抢进去救了两个孩子出来,为此他受了伤,在医院中休养了一个礼拜。他的希腊文在及格的边缘上,作为一个教牧者,他得了满分。
我要说的是教牧者的本身的认同是十分重要的。固然你的言语、信息、行动都非常重要,但是别人所接受你的是你这个人。

IV. 教牧者的外表
我上面曾说,台湾有不同的「本土」,因此在本土化的议题中,我只是提醒各位,在本土化的讨论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形态,没有从一而终,更没有在任何情形下都行得通的「通行证」。所以我只提出台湾现在通行的礼拜形式,给诸位思考而已。
大礼拜,或称主日崇拜目前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相当传统的,改革宗的三段方式的礼拜(静候上帝的话、恭受上帝的话、应答上帝的话);另一种是,一进门就看到讲台上放了一套大鼓、小鼓的打击乐器,另一面则是一张屏幕,为投射灯显短歌而准备的。在礼拜前先来一套「敬拜赞美」,(对不起,在敬拜时)有时大家唱,有时仅是一群歌唱者,通常他们还带动作,有时更有一队舞者专做动作。有时仅是她/他们表演,有时也要求全体参与。我不成熟的意见认为仅是她们表演绝对没有太大意义。会众唱诗是多么有意义的行动!这里仅是介绍,以上两种大分类应该都有适合的群众,不能有因为「韩国行,我们一定行」的见解。礼拜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赶流行。如果我们要敬拜赞美式,一定要经过祷告,大部分信众也的确倾向于这方式才能走这路线。
a. 赞美诗
传统的赞美诗能否带我们进到崇拜的境界?如果不能,是音乐本身,还是我们没有真正唱出来?「敬拜赞美式」的歌唱有没有深度,它能带动会众进入崇拜,使会众准备了心去听道吗?同样地,我没有答案;答案在于各教会的会众。最大的遗憾是我们没有太多的「本地」赞美诗。

b. 讲道
普遍地,台湾似乎没有发展出多量优秀的讲道人(preacher)。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不是凭我的讲道,而是凭圣灵的工作去感动人的心。我完全同意这句话,但这并不表示,讲道人毋须发展成一流的讲道人。我们缺乏三方面的工作:
(1)熟悉圣经,可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准确的内容;
(2)多读神学书籍和一般书籍,正面的可帮助我们言之有物,消极方面可避免讲章的空洞;
(3)做讲章(sermonizing)讲章是要做的,一些原理是前人研究优秀讲章的章法,我人不必完全依照他们,但是可作参考,同时要研究我们的土壤,怎样的讲章是最好的讲章,可以达到造就会众的目的。许多国外成功的讲道者常低估我们的会众,没有把最好的拿出来;另一些根本没有什么可给。它们仅是一套他们自己「成功的公式」,不一定在我们的土壤上适合。我们还是要发展自己的。

其二是我们近来发展「小组」的形式。同样地,它也许能发展成很有效的增加信徒和植会的好方式,但这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不能说,「新加坡行,我们也一定行」,要看我们的土壤。从发展优秀的讲道人而言,显然是不利的,因为「小组」既然成功,大教会不必以主日崇拜的讲章来「拉住」会众了。所有大教会能拉住会众,从人的眼光来看,成功的讲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c. 主席
在主日崇拜中主席是十分重要的任务。许多教会把这当作训练平信徒(请原谅我的用词,一时找不到更适当的名称)的机会,我不反对,但至少要在底下多多训练才上台去。太生疏的主席虽然避免了「职业气」,但太不成熟会流于「儿戏」。我不称熟练为「职业」,而是「专业」。

d. 见证
在大礼拜中有见证的项目好不好?我们能说什么呢?使徒行传一章八节不是要我们去作见证吗?英文的martyr(殉道者)就是从希腊文演译而来,可见它有多么严重。我百分之一百赞成主日崇拜中有时可有见证,一定对信徒有帮助。从我一点经验,请允许我有一些观察:
(1)很多见证使多数人听来有些自我夸张和骄傲;
(2)许多的见证都是物质的和身体的,在他/她是真的见证,对另一些正在倒霉或不如意者不是正面的鼓励,反而是消极的「定罪」,对家有病人的信徒有时也会有反效果;
(3)有时,我们邀请以前黑道或吸毒的人因悔改,而成为传道、殷实商人,或守法的公务员等等,这些见证非常动听,可是我们曾否想过,我们会众中有多少是属于他们一类的?我们的会众是我们的「土壤」,我会肯定地说,不适合!假如有很多初听道的人,他会有一个印象,「怎么教会中都是病人、黑道,和吸毒者?」
设想我是一个学生工作者,我的对象是学生,老实说,他们中杀过和吸过毒的人少而又少。他们的困难是怎样可以精益求精?怎样教会热心和用功读书能不违背而反有助益?如果他们正在一个死巷子中走不出来,读书碰到了艰难。在上述的情形下他们要听的见证是一位成功的学者,在某一个名校毕业,现在在他的一行是权威,他又是一个过来人,因着他的信仰,使他有今日的成就。这样的见证比江洋大盗和吸毒贩毒者的见证有效得多了。说不定他当场就解决了某些人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需要的时候还会想起这个见证;更有些人有了这个数据可以告诉一个在读书困境中的同学,信仰对某教授的重要,他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

e. 决志
在礼拜完结以前的公开决志有需要吗?每次崇拜结束,尤其在讲 道完毕后,一定要引人进入决志的阶段。我的问题是:是否要公开走到前面来决志?这种方式在国外行之有年,布道家都以这种方式,加上根据曾走到前面决志的人的见证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方式。我们不能认为「美国行,我们一定行」,这方式合乎本地文化吗?上面已经提过本地是非常不同的土壤,决志是需要的,怎样的决志合乎本地呢?
2. 圣经
我没有把圣经归纳在主日崇拜中,因为在其它聚会,在个人灵修,在请人归主,在辅导,在谈话中,处处都要用圣经。虽然每一个基督徒都要用,教牧者用的特多。其它基督徒用圣经比较个人的,而教牧者用在公开的场合较多,因此与当地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台湾国语教会中通常用的圣经是在1919年出版的当年的「官话和合本」,现在称之为「国语和合本」。它曾建了不少功劳,所有人的得救,与主亲近,获得安慰,都是借着这本圣经,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已是基督徒) 行,他们(新读者,包括许多慕道友和无其数的「未得之民」)行吗?」我们既然讨论福音与文化的题目,就不能说,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一定也必须走这条路。我没有成见,只是留给与会者思考。

3. 生活见证

传道人的生活,一举一动都为人所注意,特别是在小乡村中,原本每一个人就认识每一个人,也知道每一个人;这正是传道人见证的好机会。也许有人会感到我的隐私权受到了损害,这是西方文化的观念,在中国的大家庭中、社区中,哪有隐私?这名词从未听过。在年轻一代的传道人中比较听到这样的反应,但是当我们奉献的时候已经一切都献上,应该包括所谓隐私权。我们应该感到越透明,越好,这本身就是见证。我们怎样在个人生活中,一方面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他的「使者」;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的居民。求主帮助我们,不要碰到前一代乡村传道的第一号「迎神赛会」难题。在某些地方,年常在某一个月(按:在江苏。浙江一带是农历七月,也即台湾的「鬼月」),或在某一个特别的情况下,如久旱、一连几次火灾,都会有人来请家家户户出钱做佛事;你会感到十分棘手!再加了主持这些事的常常是本地游手好闲的黑道分子,更增加了困难。在上海,每年七月有所谓「打醮」,那是区域性的,在本区中的每一户不但要出钱,还要用一条绳把这区域围起来,在那圈子里的鬼不能侵入,能保一年的平安。这根绳子围到教会门口,或你住所的门口,你怎么办?我们可以说,这是陋习;在他们是文化。
最近读到好几篇有关传道人家庭的文章,尤其从传道人配偶所反应的「家」和家居生活成了「玻璃之家」。我明白她们的苦衷!正因为如此,我在为传道人择偶辅导的时候,强调女性与传道人结婚,仅仅爱他是不够的,奉献给主,与传道人有「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是绝对的重要。也因为这缘故,在浸信会中,我倡导传道人按牧的时候,配偶也要跪在一旁;我也倡导,考牧的时候,配偶要在一旁听(说不真实的话的人要注意了),而且也要对她问话。
传道人的配偶常为孩子讲话,我也知道至少国外的统计,传道人子弟「不听话」的也有一定的比数;这些配藕偶的「抗议」是有理的。也正因为如此,『从小』的教养是多么重要。这样,才能在十几岁的「反叛期」平稳度过。

4. 双重国籍

我不是要讨论有另一个国家护照的本国同工,我要讨论的是我们一方面是上帝之国的公民,另一方面是自己国家的人民。作为上帝之国的国民有一些要遵守的原则、圣经的教导,和随时要在祷告中请求上帝的指示;但是作为本国的国民也有本国的一套规定。我只祷告:本国的许多规定,还有本地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等与上帝之国的原则不冲突。但是,假如有冲突,或者有严重的冲突,怎么办?我们原则上可以说:「合乎上帝之国原则的,一定对我的国家有利的。」但是,假如我的国家不这么认为,怎么办?有些人却认为:「对我国家有利的,一定是合乎上帝之国的原则的。」我不同意这句话,因为他们已经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上帝之国的上面了;虽然,我也认为某些有利于国家的事是合乎上帝之国的原则的,但另一些未必是如此的。
二十年以前的台湾就曾经属于上述的心态,内政部只准一个教会联合的组织,在那组织下面成立了台湾基督徒反共抗俄联合会(类似这样的一个名称),他们的前提就是「对我国家有利的一定合乎上帝之国的原则」,当时因为是国民党在后面推动,许多教会都去参加,我也没有看到有太多人公开反对过。面对这样的冲突真的很难。
这仅是一方面,政治也是文化。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文化和福音的实例。第一线的战士是传道人,神学院的老师所面对的是一群蒙召奉献的神学生,容易得多了。但是假如我们要供给神学生准确的观念和应战的武器,那就困难了。我相信中华福音神学院举行这样的研究讲座,其目的就是在此吧。
V. 画蛇添足的结论
讨论了双重国民身份,原本可以结束整个报告,但是本地的宗教环境实在太模糊。几乎五十年以前,我刚来台湾的时候,似乎还懂得当地的情况。近年来佛教有复兴,尤其正统的像慈济功德会、星云的佛光山、圣严法师的讲座等等我很懂,他们有许多优点长处,但是民间宗教几乎到疯狂的地步,我就难以明白了。我早就觉得,这是选举在作祟。直到五月十四日吕秀莲vs林义雄的谈话,有关吕女士攻击旧政府的打小白球、打牌、烟酒等陋习的时候,林义雄的回答似乎「一切为选举,以后你们不要做,我去做就是了。」我希望真的是一切为选举,我们的宗教环境没有那么差。尽管如此,这仍旧是我们要思考的「土壤」。

本文选自2000年华神《福音、文化、神学-从历史与神学反省福音本色化》座谈会



上网时间: 2004-05-07 
来 源: 中华福音神学院
共有6099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邮寄本文

  • 上篇文章:后现代语境中的圣道宣讲
  • 下篇文章:克尔凯戈尔宗教思想述评
  •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 相关文章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的互动
    不流放的过客--信仰与文化的再思
    福音与文化的关联--一个教牧者的实务经验
     Copyright(C)2000-2002 GODoo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思路
    webmaster@godoo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