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六期 | 2003年8月]

信在知之先——何教授的见证

江登兴

  
  见到教授前几年,就有人提起过教授,说他是一个认同基督教的学者。我心想:学者嘛!有的只是信仰的知识,不会有信仰的。
  教授姓何,我称他为何老师。
  何老师小时候,家住一个小学内。小学位于一个天主教堂边,那时已经解放,墙上常有批判天主教的宣传。他还记得宣传栏上一个瓦罐图片下面的说明:“这瓦罐是修女们专门用来装小孩的眼珠子的,她们专门吃小孩子的眼睛和心脏。”“这就是我那时能获得的有关基督教的全部知识!”何老师说。
  文化大革命了,这个革命打着革命的名义要毁灭一切文化。有一次,何老师的哥哥看到一些人正在烧书,就趁人不备,用木棍从火堆里偷偷拨出了几本薄册子。这是两册用繁体字竖排印刷,没有现代标点的册子,一本是《马太福音》,一本是《使徒行传》,那是文化大革命中当地基督徒偷偷印的圣经。拿到这两册书,何老师的哥哥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说:“这一定是不一般的东西!”
  那时何老师还是少年,那两册书他也看了,但是看不懂。不久以后,他被从这个边远的省份发配到了更偏远的农村去“上山下乡”。那是一个极其闭塞的地方,虽然最近的城镇也不过100里路,但是老乡们大多没进过城。后来何老师在当地教小学时,为了告诉学生什么叫城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解释之后,学生们得到的印象是:“城市是一个走路时可以抬头四处乱看而不会摔倒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山区,地势非常陡峭。在那里难得有机会吃上肉,偶尔碰上的机会,是耕牛走路时不小心从不到二尺宽的路上滑出去摔死的时候。不知道那些耕牛是否也以为已经到了城市,抬头乱看,才遭此厄运?
  那时耕牛是很重要的,在那个地方平时杀牛是要判刑的。
  在教学中,何老师碰到的另一个难题,是向学生解释牛的同伴“马”,无论怎么比划,学生总是不明白,因为当地既没有马,也没有马的图片,更没有电视可以看万马奔腾的场面。所以何老师只好动手给学生画马。
  那时在赶集的路上,老乡们会指着一户住房的门说:“这一家人前不久全部饿死了!”又指着另一户门说:“那一家人全都逃荒去了!”一推木门,“咣当”一声,里面空荡荡的。
  就在那样的蛮荒之地,那样的绝境之中,何老师居然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上帝的信念。“所以我后来相信,”何老师说:“信在知之先”。
  知青回城了,何老师已经二十七岁。1977年,高考恢复了,他决定考大学。千百万被“上山下乡”荒废了青春的青年都在争过高考的独木桥。 “我那时考大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找一碗饭吃!”何老师说。但是考完后通知书一直没到,“我以为自己上大学大概没希望了,因此又去报考研究生,目的也一样的简单,还是为了有一碗饭吃。”可是不久后,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因此我就去上了大学,放弃了考研,因为有一碗饭吃的目的达到了,不敢贪心嘛!”
  何老师上大学了,但是,刚念完一年,就报考了某著名学术研究机构的宗教专业研究生。报的就是基督教方向。那时有关基督教的客观的书,惟一能找到的是大英百科全书有关基督教的条目,因此何老师就按这些条目一条一条地学。他居然一试而中。大学才上一年他就去考研究生,他的同学们都说他怪,更怪的是他居然报了个基督教研究方向。
  何老师说,那时他这样做,还是源于那两本文革火堆中抢救出来的《马太福音》、《使徒行传》所播下的种子。虽然这两本书何老师当时并没有看懂,他很想去研究、弄懂。这正是典型的“信仰寻求理解”。
  研究生复试是由一个老学者主持的,那个老学者原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教务长,虽经文革仍然持守着自己的信仰。他因病只能躺在床上对何老师进行复试,他那时敢给一个基督教专业研究生开出的书目只是黑格尔、笛卡尔等人的书。
  何老师坐在他的客厅兼书房里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眼睛明亮而真诚地注视着我。问起他的信仰生活,何老师说他很惭愧,因为他没有上教堂去。
  在北京的寒夜里,我们起身告辞。何老师坚持要送我们,走在寒冷漆黑的校园里,道别时,何老师握着我们的手,说:“最重要的,是如主所教导的,愿你们都能平安!”
  后来我读到何老师的一本文集,在序的末尾,何老师写下这样的两句诗:“天道遍入人心日,寰宇太平无西东”!在另一本著作的扉页上,何老师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愿她的灵魂在彼岸安息!
  何老师本身来自旷野,那些文革中受迫害的基督徒们被烧毁的土法印刷的圣经,成了撒在水面上的种子,它落在一个荒野少年的心上,并且扎根。当何老师走上研究,寻求理解基督教的路时,面对当时丑化和误解基督教的学术环境,面对无神论的学术前辈,来自荒野的种子居然让一个山乡学子持守了自己的信仰。听完如今已是著名学者的何老师的故事,我老是把他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绝境中坚持信仰的底层人联系起来,他们都是漂流的孤岛,他们都在这样的孤岛上举目仰望。
  正所谓:教授来自荒野,信心先于理解。
  
  2002年2月9日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