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四期 | 2003年6月]

祷告、品格与行为

邦兹著 方周译

  
  祷告支配行为,行为造就品格。行为就是我们作了什么;品格就是我们是什么。行为是外面的生活;品格是看不见、隐藏的生命,由所能看见的行为见证出来。行为是外在的,从外面来看;品格是内在的,在里面工作。在恩典的秩序里,行为是品格的产物。品格是心里的状态,行为是外在的表现。品格是树根,行为是它所结的果。
  祷告关系到恩典所带来的每一项礼物。在品格和行为的关系里,祷告的作用是帮助建立品格,塑造行为。两者的持续不断都有赖于祷告。道德品格和行为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与祷告无关,但是,任何独特的虔诚品格和基督徒的行为都离不开祷告。在其它任何方法都无能为力的地方,祷告能够帮助我们。祷告越多,我们本身就越好、越纯,我们也就越有好的生活。
  基督恩膏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虔诚的品格和基督徒的行为。
  
  “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
  基督不光坚持教导爱和怜悯的工作,也要求内在的属灵品格。这是需要非常着重强调的,少一点都不行。在保罗的书信里,有一件突出、清楚无误的事,就是他坚持圣洁的心和公义的生活。保罗并没有极力提倡所谓“个人的工作”,爱心的行为也不是他书信的主旋律。圣保罗下笔时关注的是人心的状况和无可指责的个人生活。
  圣经其它地方也突出地强调了品格和行为的重要。基督信仰的对象是那些没有属灵品格、没有敬虔生活的人,其目标是改变他们,使他们拥有圣洁的心和公义的生活。它的目标是把坏人变成好人,把内在的恶变成内在的善。祷告正是在这一点上切入,彰显其令人惊异的功效和果实。祷告将人驱向这一特定的终点。事实上,若没有祷告,人便没有这种道德上的神奇改变。因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改变“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而是因为神的怜悯,他“借着重生的洗”拯救了我们。而这个奇妙的改变是通过真诚、持续、满有信心的祷告达到的。任何形式的基督教,如果对人心里的这种改变没有产生影响,都不过是欺骗和陷阱。
  祷告的责任是改变人的品格和行为。在无数事例中,这就是祷告的结果。这是一个凭据,说明祷告是神的作为。像祷告有这样的责任一样,教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抓住恶人,把他们变成好人。教会的任务是改变人的本性和品格,影响人的举止,重塑人的行为。教会应该是公义的,要投身于把人转变为义人。教会是神在地上的彰显,它的主要任务乃是创造、培育公义的品格。这是它的首要任务。从根本上说,教会的工作不是发展会员,召聚会员,募捐,参加爱心的行动或怜恤的工作,而是造就品格的公义和外在生活的纯洁。
  一件产品反应并分担其制造商的品格。一个肩负公义目标的公义教会,造就公义的人。祷告创造清洁的心和纯洁的生活。除此之外,它也没有其它产品。不义的行为来自祷告的缺乏。两者形影不离。祷告和罪恶不能彼此同行,因为祷告产生对罪的厌恶,当它在人心里做工时,便与恶行水火不容,从而提升人的本性去虔诚地关注高尚、圣洁的事。
  品格是祷告的基础。我们与神的关系精确地决定了我们对他的影响。是亚伯拉罕、约伯、大卫、摩西和其他古圣先贤的内在品格,而不是他们的外在表现,对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今天,能够在神心里产生份量的,不是我们的言辞,而是我们真实的所是。当然,行为会影响品格,并且在我们的祷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品格对行为和祷告的影响远远大得多。我们内在的生命不仅赋予我们祷告的色彩,也附以它主要的内容。坏的生活意味着坏的祷告,并最终导致不祷告。我们祷告软弱,是因为我们生活软弱。祷告的溪流不能高过它的泉源。内室祷告的力量来自生命之流汇合所发出的能量。软弱的生活出自品格的肤浅和低劣。
  生活的软弱无力反映出祷告中的衰弱和疲倦。除非我们忠心、诚实地为神而活,否则我们完全无法有力、亲密、自信地与神交谈。当一个人的生命与神的教导和目的无关时,祷告的密室就不能圣洁。我们必须学好这一功课:公义的品格和基督一样的行为使我们的祷告在神面前拥有特殊、优先的地位。在下面一段圣言里,神特别强调的一方面,乃是我们的行为增加我们祷告的价值:
  “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你呼求,他必说,我在这里。你若从你中间除掉重轭,和指摘人的指头,并发恶言的事。”
  以赛亚明确指出,神之所以不听以色列人的祷告,就是因为他们的恶和可憎的行为:
  “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地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
  神也借耶立米的口,宣告了同样可悲的真理:
  “所以你不要为这百姓祈祷,不要为他们呼求祷告。因为他们遭难向我哀求的时候,我必不应允。”
  这里,神直截了当地说,不圣洁的行为阻拦了祷告的效果,正像他的话清楚告诉我们的,为了在祷告中畅通无阻通向神,我们必须完全弃绝有意识和谋划出来的罪。
  神吩咐我们,若想保持向神呼求的特权,我们必须“无忿怒、无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越过我们的停滞不前,严格与罪划清界限。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们都不能将祷告和行为分裂开来。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
  雅各也严厉地警告,人祈求而得不着,是因为他们妄求,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主劝告我们,“你们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他的目的是遮盖、保护我们一切行为,使我们全力保持生活中的警觉,进入祷告的内室。
  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在基督徒的经历中,他们的行为时常成为绊脚的石头。美丽的理论为丑陋的生活所伤害。虔诚最难之处,也是其最引人注目之处,便是能够将它活出来。这才是算得上数的生活。我们的祷告和信仰的其它方面,因坏的生活而蒙受损害。
  在早期教会里,传道人有这样的责任,或者以他们的生活来传道,或者根本不要传道。所以,今天每一个地方的基督徒,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或者以他们的生活去祷告,或者根本不要祷告。最有效果的道,不是从讲台上听来的,而是那些安静、谦卑、持续不断的沉默宣告,是那些在家庭和社区中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生活。最好的道,即使是讲台上的,是那些由传道人自己的敬虔生活所支持的道。对听众最有效的工作,来自以圣洁开路并伴随、与世界分别、与罪隔绝的生活。一些最有力的诉求发自无言的口─那些敬畏神、爱神的工、每天向他们自己和其他孩子表现出基督徒生命和生活之美丽的、围坐在火炉旁的敬虔的父母亲。
  传道人令人质疑的实际生活可以损害一篇最精心准备、最雄辩有力的道,使其没有功效。世界的影响和基督徒生命之间的不协调可以败坏教会里最积极做工之人的工。人是以他们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的辞藻来传道的。一篇道不是来自讲台,而是发自我们的性情、作为,以及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成千上万的小事。
  当然,悔改的祷告是神所接纳的。他愿意听见悔改的罪人的呼求。然而,悔改不仅使人为罪伤痛,也使人离开恶行,学习向善。不改变品格和行为的悔改是假的、是不能欺骗任何人的。旧事已过,必须都变成新的了。
  不能产生正确思想和行为的祷告是一场闹剧。如果祷告既不能净化品格,也不能改正行为,那么我们就失去了祷告的全部意义。如果祷告不能带来生活的更新,那么我们就完全误解了祷告的功用。从本质上说,我们必须或者停止祷告,或者停止我们恶劣的行为。冰冷、形式化的祷告或许可以和坏行为并存,但是这样的祷告,在神的评判中,根本就不是祷告。我们的生活能够被祷告改正多少,我们祷告中的能力就有多少。向神的单纯和奉献的增多便是更多的祷告生活。
  内在生命的特质是有效祷告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祷告。不协调的生活会防碍我们的祷告,抵销我们那一点点祷告的效果。“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历来“是大有功效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在任何时候,只有义人的祷告才能发出功效。无论是注视神的荣耀,还是尽我们所能讨神喜悦的真切渴望,是双手勤作服事他的工作,还是双脚快奔在他命令的道路上,所有这些赋予祷告以份量、影响和能力,确保神的倾听。我们生活里的重担常常破坏了祷告的力量,也时常成为阻隔祷告的沉重的门。祷告必须由清洁的心发出,必须“举起圣洁的手”来呈递和催促,必须以不间断地顺服神、追求满足神的律法、委身于神的旨意来加强。
  让我们不要忘记,虽然生命是祷告的前提,祷告则是公义生活的前提。祷告增进公义的生活,是正直的心和正直的生活的一大帮助。真实祷告的果实便是公义的生活。祷告的结果乃是使祷告的人“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使他看管住自己的性情、言谈、行为;使他“谨慎行事,爱惜光阴”;使他“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使他在天路历程上始终有更高的追求:“我禁止我脚走一切的邪路,为要遵守你的话。”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