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二十一期 | 2005年2月]

非直接多元牧养模式――华人教会牧养的转变

吴子平/陈世钦


  「事奉是以理念为主,方法为仆,圣经为奠基。教会不适宜,也不应该把事奉和事工单单建立在方法上,还必须有清楚的理念,可供日后的检讨和改进。我们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不单是要知道怎么样做,也要知道为什么做。而无论方法或者理念,都还是依据在圣经原则性的真理基础上。」
  在大多华人教会的事奉中,牧养关怀是属于相当重要的的服侍,也是最耗时间人力的部分。牧师执事和平信徒领袖经常得出席各类的喜丧聚会、进行医院探访、悲伤关怀的跟进工作和探望慕道新朋友。除此之外,教会牧师执事还必须参与各类繁琐的行政管理、人事的搭配协调、教导训练和准备一篇星期天主日崇拜的好讲章。
  按照今天华人教会牧养关怀的模式,教会人数若是在一百人以下,有足够的执事团队、服侍同工约二十人左右,加上牧师一人;那么,无论是教会行政、事奉的协调和教导讲台的素质应该还勉强维持得到。
  但当教会人数增长超过了一定的人数,在两三百人以上甚至到一千人的教会,却还是只有那二十人左右的同工和一位牧师,他们往往都要拼得心焦力祽。倘若这还是一间属于年长者占大多数的教会,要协调的事物就可能更为严重了,教会的行政体制就容易出现模糊、重复重迭的现象,对某些素质的要求可能就难以维持了。
  今天华人教会的牧养模式~「直接关怀模式」
  按着今天一般华人教会的牧养模式,我们姑且称它为「直接牧养模式」。这类的牧养模式所注重的,主要乃是人被关怀爱护,维持人与人之间一定的活动和互动。
  从行政图而言,「直接关怀模式」只有领袖和会友两个层面。从牧师执事领袖的层面直接到教会一般会友的层面。会友也都习惯直接的从牧师执事哪里,直接领受牧养和关怀。(并且,从比例而言,会友群越大,领袖群就应该更作扩大,但这将带来领导层过份臃肿而产生管理困难。)




  图表﹕直接牧养


  「直接牧养模式」会成为华人教会普遍的模式,可能是因为华人教会人数向来少有发展成为三百人、五百人的中型教会或者上千人大型教会。一位牧师勉强还能够牧养一百人的教会。因此,在牧养的方法上就落在牧师或者领袖的身上。
  另一个可能的理由是文化性的,因为早期的华人社会大多属于家长式的权威模式,在加上尊师重道的教育制度,自然而然它就变成了华人教会容易被接纳的模式。
  直接牧养模式所体现出来的方式,就是教会牧者、执事领袖和教会会友有直接的接触和关系。简单的来说,就是教会的领袖直接去关怀每一位教会成员,不单要与每一个人握手,并要对每一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参与。从个人的生日、学业事业的情况、恋爱婚姻家庭有关心、甚至知道其政治理念。
  同样的,会友将也会期待牧师执事(甚至只是单单期待牧师),对他个人的需要有及时的响应,即使是牧师在平时完全没有深入来往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他们甚至会觉得,牧师没有关怀就等于是教会没有关怀,却是忘记自己也就是教会(教会的一份子)。
  事实上,无论是牧师或者是执事,在一间两三百人以上的教会,倘若要给予每一位信徒都有相等份量的关怀,那么,我们就无法采用直接牧养模式。除非我们都同意接受肤浅的关系,没有深度系统的真理造就和混乱的教会管理。
  「直接牧养模式」确实有它吸引人之处,因为它能产生最直接最快的效益。比方来说,任何一位教会牧师领袖若能够熟悉每一个会友的名字,就能够立即获得正面的响应和一定程度的认同。「直接牧养模式」的直接关怀能够在短时间里把一个团契团体迅速的联系起来,因为被关怀的人都同样的感受到被看重而产生向心力。对领袖而言则是一种舒服的肯定和安全感;因为他能够掌握到大多人的情况消息,他也能够与大多数人维持一定质量的关系,而这些人都将很自然的会以他来做中心点。
  「直接牧养模式」的执事牧者领袖在牧养工作也可以说是比较简单,因为经年累月都是自己做,不需要把工作分派出去,这样他们就不会经历其中委托过程中那种“信任的煎熬”,也不会有太多配搭沟通的问题。
  与牧师一个人建立和维持关系,总比与许多人建立关系来得单纯;今天的成年人也不容易开放自己去接纳新的关系,更不用说深度的友谊了。

  「直接牧养模式」将面对严峻的考验
  然而,「直接牧养模式」却也有它严峻的考验。执行「直接牧养模式」的教会牧师领袖,常常必须投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推向生活的极限。其它人的家庭、人的生活担子、喜怒哀乐,他们也都一一的承受下来了。只是,一个人和家庭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平常人又能够同时负担多少人的愁苦呢?而进行关怀的人也可能因为内心的不住的催逼,也因为他无法提供全部的、全面的关怀而时常感到内疚和不安,导致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而不自觉。因此,他们也就更容易发生能力耗尽,进而产生了家庭、个人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危机。
  除此之外,当教会增长到某一个数目以后,行政管理将成为教会事工中,最消耗资源的一个项目。因此,牧养一百人以内的教会和两三百人的教会时所需要的行政支持和人事管理是不相同的。例如教会要收集、整理和更新三百人的名单资料、掌握个人的事奉背景、要有效率的安排各类事工、提供主日学课程和课室和儿童事工等等,这些事工的工作量都是属于全时间性质的。
  而从教会办公室而言,拥有一位牧师两位职员的教会办公室,和数字牧者五位职员的教会的行政管理就不同。试想教会崇拜人数是一千人,圣餐的准备、场地的分配和各类资源的使用都是费工夫和智能的。所以,「直接牧养模式」教会的牧者执事们,就经常无法同时兼任教会事务、牧养和教导,也更缺乏做检讨、思考和教会长期性的策划了。
  其中一项「直接牧养模式」所产生的弊病,倘若会友只认定某一位牧者来牧养他们,而其它人的关怀就不是牧养,或者是低一等的关怀。日后一旦这个人离职或者离开以后,他们也就失去了在这个团体的向心力,而面对解散的危机。
  另一个明显的问题,「直接牧养模式」牧师执事领袖忙于满足信徒生活(眼前实时的需要)而产生对教会整体事工规划反向的短视与模糊。导致了领袖不能领导,教会整体的运作缺乏方向和长远的目标,就是经常发生的结果。
  教会是一个关怀的群体、医治的群体、见证的群体;而非单单个人需要的满足。那么,「直接牧养模式」将无法兼顾和实际有效的达成这些基要的功能。
  如果我们把牧养的工作只是单单局限在关怀的层面上,那么,我们可能还未明白教会牧养的核心精神。牧养的目的是以大使命为目标,透过多元牧养的途径来完成。多元牧养说明了我们不单单是透过彼此关怀来牧养,我们也都借着上帝的话被牧养,在祷告中被牧养,在事奉中去牧养。
  然而,在这个模式里的人,通常也只是停留在被牧养的阶段,只有被牧养的渴求却没有去牧养其它人的意愿。因为大多直接牧养模式的体制缺乏推动信徒彼此牧养的观念。我们深信圣经中的牧养观念不是停留在被牧养,而是称为去牧养他人的人。「直接关怀模式」所需要突破的,就是如何培育一个被牧养的会友,能够成熟成长为一个去牧养他人的基督工人。

  「非直接牧养模式」
  理念的突破很多时候,事情能否有所改进都是在乎理念的突破,但人如何能够从过去的观点时来寻求更新和调整,则通常需要时间接受和消化;只是,人若没有开放的胸襟就就无法接受新的角度和进行应该有的改进。
  圣经的关怀观与现代社会服务业的价值念截然不同,信徒的义务是去服侍的观念而不是来受服侍的。我们本都是蒙恩典本为不配得的人,我们今天来到教会接受人的服侍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乃是日后我们能够成为去服侍的人,这也符合基督做门徒和大使命的教训。教会的关怀模式应该以此为理念为考量。
  新约中有关的教导新约中关乎“彼此”One another的教导,在中文新约圣经中有十八项之多。例如﹕“彼此相爱”、“彼此担代”、“互为肢体”、“彼此相顾”、“彼此相待”和“彼此接纳”等等。而其中这六项的教导,就说明了教会不是牧者领袖与会友的双层关系,而更是教会信徒彼此之间、按照圣经教导而产生的多向互动关系。留意经文中所强调“彼此”的教导,它乃是指人刻意的去承担其它人的需要。因此,信徒在教会不能够只是处在被动的位置,而更应该有主动的动作。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信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 第四章12-13在保罗的教导中,他提及了各种职位的设立,这些设立都是为了要达成不同牧养的事奉。这样就也说明了,牧养的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不是两个层面的事奉;它乃是多层面的,多元的,神要借着训练这些人来完成牧养的工作。如果保罗坚持要直接的牧养,他也就没有后来的教会果子了。保罗提出了在教会里各种职位的名称、它们的目的。目的是要使教会的信徒『准备』好,或『完全装备』好。保罗用装备这个希腊字????????????,动词??????????,是外科手术专门用字,意思是把断的四肢重新接合,把脱节的关节重新按好。在新约里,这字用于补网(可一19),也用于把有过犯的人,挽回过来,熏陶他,使他在教会的团契里,有其应有的地位(加六1)。这字的基本意义是把一件事,使它回到应有的状态。教会的各种职位,其功用是教育、引领、照顾,教会里的信徒,把在迷途中的寻回,使他们回到他们应有的状态。他们的目的是使服务的工作继续进行。他的目的是使教会的信徒都长大成人。也是从一个被牧养关怀的人,成长为一位可以去牧养关怀他人的成熟基督徒。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10:24)人总有灰心失意的时候。彼得等一班的门徒有,我们这些现代的基督徒也有,所以我们不断需要别人的牧养。要建立基督的身体,除了要履行传福音的使命,我们更要彼此牧养。林前12:25-26说过我们要彼此相顾,同得快乐,同得荣耀。希伯来书亦说过我们不可停止聚会,因为人的灵性总有软弱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别人的关心,支持,激发爱心。无论年龄大小,我们各人都需要被牧养,因为每个阶层的人,在生活上都会面对压力,活在需要之中。要看守、保护、看到羊群的需要、危难时更要施以拯救,牧养当中更会遇到困难:有时会灰心,有时不知怎样做下去,只觉得没有力量。透过约21:15-22我们明白怎样才能持久,有力量地彼此牧养。
  即使我们单单从耶稣的大使命来做基础,也是足够的。因为我们的信仰从来不是以学习和牧养做目的,而是过程。真正的目标乃是要去做门徒,然而要叫别人去做门徒。这个使命不是属于某一些人,而是每一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从直接到非直接教会能够增长的因素是有条件性的,也必须是有预备性的。条件性的意思,就是说有某些因素会刺激教会增长;预备就是要提前为教会的增长做准备。好的关怀事工是会刺激教会增长的,好的准备能够帮助教会去关怀牧养更多的人。从直接牧养到非直接牧养,是条件性的,也是预备性的。他是要营造一个增长的空间,预备有增长的能力,以至教会能够增长,有能力面对增长的压力。
  假设一位牧师能够单独牧养一百人,即使人数大大的增加超过了,他的能力还是一百人,只是他把关心的层面扩大了,深度和素质变难免浅些了。但透过了教会的执事、家庭小组和团契的结构,他就能够超过了一百人,甚至能从数百人到一千人以上,却也维持了一定的深度和素质。
  从行政图而言,牧师执事彼此牧养,然后去牧养小组组长和团契导师;透过小组组长和团契辅导,去牧养教会的会友。这样子,牧师就没有直接牧养家庭小组和团契中的成员,却是透过组长和辅导去牧养他们。


 
  图表﹕非直接牧养(门徒训练包括圣经教导、灵性栽培、个人布道)

  这样,我们就务必产生一些的观念转变。
  有没有人牧养你?从牧师执事的角度,过去我们会问﹕「我有没有牧养你?现在我们可能要问﹕有没有人牧养你」;所不同的,教会牧者要确定信徒有没有归属的教会肢体。从信徒教会会员的层面而言,过去是牧师直接牧养我,今天我却是在家庭小组团契里被牧养,或者彼此关怀牧养。牧师执事乃是透过家庭小组团契非直接的牧养我们。
  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这种被牧养的观念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我们的今天接受别人牧养,明天我们就应该去牧养别人。成为合格成熟牧养人和彼此牧养才是一个更佳的目标。当一个小组或者团契的牧养观念成熟的执行以后,就会产生牧养伙伴,他们彼此关怀,彼此提醒和激励,一同去用祷告的心、倚靠神的态度和真理的原则来建立一个团体。
  牧养范围的限制我们都希望给予每一个人同样的关怀和帮助,但这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必须承认,自己能够同时提供帮助的人数、所能够提供的帮助范围是有限的。这特别是针对教会中许多在服侍里耗尽精力的同工们,并也不少因为事奉量过多所导致的家庭问题和信仰危机。
  我们可以和每一个人做朋友,却无法与每一个人做知己;我们可以陪同一个有需要的病人,却无法照顾所有在病痛的人,这包括牧师执事和会友。因此,我们将不能够对教会牧师、执事、领袖和小组组长有不合理的,要求他们对每一个都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关怀和照顾。但在自己的小组和团契中,这却是比较可能的。不实际的期望难免就会带来失望灰心,我们都希望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有深度的牧养关系。
  故此,我们要接受这是一个有限制的关系圈子,却是有深度的关系。这个意思是,个别的教会信徒将有自己核心的肢体关系,这个核心的肢体关系可以是不超过十五人的家庭小组或者团契。这样,我们就可以限制自己在这个核心的肢体关系中发挥互相关怀的功能。
  这当然并不表示我们与其它家庭小组团契没有往来联系,也不应该拒绝任何正常的、健康的联谊活动。身为教会的群体,我们要避免结党的错谬,必须强调合一肢体的圣经教导。我们只是接受人的有限性,让他在一个限定的范围里有正常的信仰和肢体生活。
  按照圣经真理的教导,我们与天国的教会都有关系,我们其它国家地区的教会,牧师,执事领袖,基督徒虽然都不认识,但我们却是主内的肢体。同样的道理,我们用基督的爱心去接纳教会中的弟兄姐妹,却也必须承认自己无法深入与每一个人都建立同样的关系。
  事实上,有不少教会正尝试小组教会的模式,而小组教会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以「非直接牧养模式」为核心观念。只是,如果教会对这个观念掌握的不清楚,那么,他们充其量也不过是有其形而无其质。结果,虽然有小组的结果,在牧养上还是停留在直接牧养的模式,只是同时拥有几个直接牧养的模式,而没有真正达到「非直接牧养模式」的精神。所以,模仿一个现象而不能够理解「非直接牧养模式」的根本理念。
  华人教会的牧养模式一直以来都在期待一个成熟的突破和更新,但都常常拘泥在寻求方法和模仿方法的阶段中,结果可能就会不得其法,事与愿违。其实,突破和更新却往往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基本理念的厘清。当我们把理念清理出来,那么,即使方法错误了,甚至迷路了,我们还是有一张理念的地图上来定位。
  非直接牧养模式的教会却与一个有强大领导能力的负责人有直接的成功失败关系。
  华人大家长的民族文化,也导致直接牧养模式,华人不惯于权力下放的封建思想。
  华人极为看重人际关系,而一些现有的中型和大型的华人教会,却也已经不在不知觉的情况下,采用了非直接牧养的模式。

  「非直接牧养」的圣经原则
  新约中有关“彼此”的教导新约中关乎“彼此”One another的教导,在中文新约圣经中有十八项之多。例如﹕“彼此相爱”、“彼此担代”、“互为肢体”、“彼此相顾”、“彼此相待”和“彼此接纳”等等。而其中这六项的教导,就说明了教会不是牧者领袖与会友的单一关系,而更是教会信徒彼此之间、按照圣经教导而产生的一种互动关系。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信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 第四章12-13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