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二十一期 | 2005年2月]

编者手记

思路

  在一个无尽冬雨的春节过后,终于迎来了一场不期的雪,也迎来了一片雪后晴朗的天空。在暖暖的阳光下,首先向各位关心本刊的各位朋友道一声:春节好!谢谢你们的关爱!也向各位朋友致歉,这一期又耽延了许久方与大家见面,见谅。
  锺爱华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许多中国基督徒来说,确实很陌生。于是乎,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很多人喜欢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标题――葛理翰牧师的岳父。但是,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北地区的很多人而言,这个起了中文名字的美国传教士,是最熟悉不过了。魏外扬的《医疗传道的来华宣教士》一文,见证了他作为一个医疗宣教士,如何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为主而活的感人故事。
  如果说第一篇见证讲述了“美国人在中国的故事”,那么第二篇见证则讲述了“中国人在美国的故事”,更准确地说,是“福建人在美国的故事”。随着近几年多佛惨案、莫克姆湾悲剧、伊拉克绑架案等事件的接连发生,海外福建人的生存境况渐渐引起了很多媒体和民众的关注。曾慧燕的《纽约闽恩教会救赎福州新移民》一文,讲述了在美国的福建新移民的辛酸血泪,也讲述了闽恩教会怎样成为他们的“精神庇护所”的救赎故事。这两篇见证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上帝的爱。
  2004年圣诞夜的星光已远去,这一夜晚留给我们生命中的记忆会是什么?本期刊载江登兴的系列文章《圣诞夜的沉思》,似乎并非应景,但可以让我们回溯思考关于生命的永恒话题,思考十字架上的爱和真。
  《红笑》是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1904年的作品,“是对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日俄战争的直接反响。” 国华透过对该小说的解读,来思考战争与和平、死亡与救赎的问题,并指出了这一困局的出路,就是灵魂的出路,那就是生命的信仰。
  在本期的文艺视角栏目中,还收录小灶和海平的文字。小灶的《从十面埋伏谈起》从“拯救”角度思考和解读张艺谋的历年作品,读来深有启发。海平则用惯常的细腻抒情的文字,透过回忆琐碎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思考上帝的爱。
  在上一期,本刊刊载了吴小娟的追忆文字《小凯和我在一起》,陆续收到读者的来信,均深为所感。杨小凯弟兄虽然已归主半年,但他留下来的思想遗产,至今依然影响着学界,尤其是晚年关于基督教与宪政的思考,更引起不绝的争辩。本期刊载江登兴的一篇文字,题为《信仰是如何增进自由的》,从杨的思想脉络出发,对“信仰和自由”的关联和进路进行了梳理和回应。同时,思想时评还收录了唐崇怀的现实感怀和唐杉的历史沉思的两篇文字,值得一读。
  本刊第十六期曾刊登谢文郁弟兄的《中国神学建设的起点何在?》,文中思考了基督教神学与中国文化相遇和出路。最近,收到了姚凯弟兄的一篇评论文字,对谢文中的一些提法和思路提出质疑,现已收录在本期的神学天地栏目中,以飨读者。
  近几年来,感谢上帝的祝福和带领,大陆教会迅速发展,人数不断加增。在教会拓展的同时,很多教会在教会牧养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更有效地牧养大型教会?成为摆着这些带领同工面前的共同难题。吴子平牧师正对华人教会的这一问题,撰文《非直接多元牧养模式》,倡导华人教会在牧养方式上的转型,值得参考。
  在本期中,还收录了诗人回地、海啸、施玮的诗歌,以及范学德、何氏匕、张大虹、谢文郁等人的文字,谢谢各位作者,欢迎读者来稿!谢谢!

  2005年2月19日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