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二十期 | 2004年11月]

信仰的深情 ( 中 )——读《爱德华滋选集》

范学德

  
  《爱德华滋选集》是由章文新主持翻译的《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的第二十三卷。这一卷为谢秉德翻译,汤清编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于一九六零年出版。其中收入了爱德华滋的十六篇代表作,分为自传,证道和论文三大类。
  《爱德华滋选集》只选译了爱德华滋的明珠——《论宗教情感》(以下简称《论情感》)一书的一小部分。《教会工人培训手册》以《宗教情操真伪辨》(以下简称《真伪辨》)为书名,翻译了该书。该书的另一个中文译本则译为《信仰的深情》(以下简称《深情》)。这篇文章主要根据《宗教情操真伪辨》的译本,并参考了其他两个译本,同时,作了若干评点。
  爱德华兹详细说明了“属灵情感的十二个征兆”。第一,圣灵的临在和其力量,是对上帝真实感情的唯一源泉;第二,属灵情感起源于把上帝看作上帝。而对上帝的热爱,则是来自上帝自身的至善至美,而不是来自我们对他的需要;第三,只有喜爱上帝的圣洁,属灵情感才会得到发展;第四,属灵情感的产生需要上帝赐给我们属灵的悟性;第五,属灵情感得到了真实的历史证据的支持;第六,正是我们个人的不充分感和我们对上帝深层的需要,使恩典之感不停地流淌。于是,精神的骄傲是堵塞属灵情感涌流的最重要原因;第七,本性的变化由皈依基督而生。属灵情感使我们更像基督;第八,基督徒产生了耶稣式的温顺和柔和精神;第九,一个拥有属灵情感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人;第十,这样的生活将有性情和道德的平衡,也有禀性的坚韧和持久;第十一:圣洁的上帝似乎是不可及的。不过,越渴望接近他,就越与他相像;第十二,基督徒体验的现实,将体现在他的道德实践中。没有这一点,基督教就被简化为概念化的思想体系,而且不可能作为一个构成的现实,在可靠的生活中持续下去。——《深情》
  (范学德按——以下简称“范按”:属灵情感不是人心灵的某一个方面,而是人的整个生命。)
  
  第一部,感情的性质和重要性
  
  爱德华滋在本书中提出的的基本论点是:“真正的信仰主要是存在于圣洁的情感里面”。那么,什么是情感?爱氏如此定义:“情感是人的意向和意志中较活泼热切的活动。” 它在本质上与意志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差异只在于运作的强烈程度和敏感程度,而不在于它们的表现形式。——(《真伪辨》第1245页)
  
  爱氏认为,上帝为灵魂配备了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能够知觉和沉思,因此,灵魂能够辨认、理解和判断事物。这就是所谓的悟性(understanding),理解力。另外一种能力是,灵魂不仅仅发现和仔细考察事物,而且在某些方面也赞同它所观察或者思索的事物。灵魂或者喜欢它们,或者厌恶它们,或者赞同它们,反对它们。——(《真伪辨》第1244页)
  
  
  (范按:承认人的心灵包含两种能力,这本来是古典哲学的常识,但是,近代兴起的理性主义却把理性推上了心灵的宝座,从而剥夺了人的情感。但我们却经常体会到:情感往往比思想更有力量。道理上我们知道应该朝东走,但情感却带领我们向西行!)
  
  
  爱德华滋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表明,真正的宗教主要由情感组成。
  
  真正的宗教主要在于强烈的爱好和意志:如果我们不是执着地追求我们的信仰,如果我们的意志和爱好没有热切地活动,那么我们就一无所有。
  
  (范按:爱好即是渴慕。渴慕上帝是信仰的力量和动力)
  
  感情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 上帝不仅把感情赋予人类,并且使它们成为人类活动的泉源。。。凡宗教在人心中或生命中所成就的事,莫不是由于心里的情感事先深深地受到了激动。——(《论情感》第173页)
  
  (范按:认识上帝之路,处处写上了爱字。心中若没有对上帝的爱,就绝对不可能与上帝交往的渴望)
  
  宗教事物仅仅在这种程度上支配我们:“除非我们受到爱,恨,欲望,惧怕或某些其他情感的影响,否则是不会有所决定或行动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属灵的真理若非激起他的情感,便不能改表他的态度与行动。从来没有一个罪人曾经渴望救恩,也从来没有一个基督徒会从属灵的冷淡中苏醒过来,除非真理打动了他的心”。——(《真伪辨》第1246页)
  
  (范按:只进入大脑的真理不过是半截子的真理。生命的真理必须打动人心。)
  
  《圣经》处处强调感情:恐惧、希望、爱、期待、欢乐、悲痛、感激、同情、热忱。《圣经》常常谈到需要圣洁的恐惧。敬畏上帝在很大程度上是真正的虔敬的本质。同样,《圣经》也经常谈及对上帝的希望和上帝的承诺,说这是真正的信仰最重要的部分。
  
  爱是感情之首。“圣经以爱为真宗教的总纲,这爱是主要的情感,是其他情感的源头。。。爱是宗教中最大的一件事,是宗教的命脉,元气,灵魂;若没有爱,最高的知识,最大的恩赐,最大的夸耀,以及其他与宗教有关的一切,就都是空虚无价值的。而爱乃为万善之源。”——(《论情感》第176页)
  
  (范按:信仰的本质就在于对上帝的圣洁之爱,这爱乃是人的生命。圣徒正是充满了这样圣洁情感的人。耶稣基督是圣洁情感的典范)
  
  天国的宗教主要由感情构成,在那里,这个信仰的绝大部分是圣洁、爱和欢乐,并在在最炽烈、最崇高的赞美中表达出来。。。在那里,可以发现事物的绝对的纯净与完美。——(《真伪辨》第1251页)
  
  上帝的圣餐仪式和职责是真正宗教的手段和表现。上帝号召我们祈祷,以便用我们表达的东西感动我们的心,这样便为我们得到我们所祈求的恩赐作好准备;为上帝唱赞美诗的职责,在整体上似乎就是用来激发和表达宗教感情的;上帝在圣礼仪式上让我们看到一些明显的迹象,以便使它们能够更深地感动我们;讲到就是要将神圣的道理更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内心和情感上。
  
  (范按:祈祷,赞美和圣礼,都具有引起情感的能力,它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动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与基督的心相通,这是信仰的奥秘。我们在赞美中表达我们对上帝的深情)
  
  心刚硬是原罪:《圣经》始终认为,心的刚硬(hardness of heart)是心的原罪。一颗刚硬的心显然指不易被属灵情感所打动的心,或者指某人没有虔敬的感情。它像石头一样,给人的印象是没有感觉、麻木、冷漠、坚硬。因此,一颗刚硬的心被称作铁石心肠。
  
  (范按:心不为之所动,这正是一些只在头脑中接受基督教的人的困境。)
  
  没有任何宗教感情的人,处于精神上的死寂状态。总的来说,圣灵对他们的心灵,没有强有力的、迅速的、拯救性的影响。。。贬低一切宗教感情,是使人心变刚硬的途径,也是激发他们的愚蠢和麻木的道路。只要他们继续活着,这会使他们处于精神上的死亡状态,最终把他们带入永恒的死亡。
  
  (范按:或者说,他们的心拒绝被感动。感动他们心的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如金钱,爱情,权力,等等。)
  
  
  如果真正的宗教主要在于感情,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激发这种感情。有助于我们在祈祷和赞美时崇拜上帝的种种书籍,各类对《圣经》的宣讲,一切礼拜仪式,都要受到鼓励,因为它们有助于深深地打动从事这些圣事的人的内心。——(《真伪辨》第1254页)
  
  (范按:必须重视一切能让我们产生神圣情感的事物。同时,拒绝那些不能打动我们的内心的事物)
  
  人间的普遍现象却是,人们将他们的情感多用在世务上,而少用在宗教上!他们对一切属世的利益,外表的快乐、种种光荣名誉、以及一切亲友关系,都很关注,倾心,表示热诚亲爱;在这些事上,他们的心肠柔软,感觉灵敏,容易动心,深加关切,大受激动,奋力以赴;但他们一遭损失,便大感沮丧,若时运亨通,则快乐忘形。可是对来世的伟大事,大多数人是如何漠不关心,不受感动呀!他们的情感是何其吃顿!他们的心是何其钢硬沉重!在这些事上,他们的爱心是冷淡的,愿望是低微的,热忱是消沉的,感恩之心是稀少的。他们坐在那里,听见上帝在耶稣基督里长阔高深的爱,将他无限亲爱的儿子舍了,为世人的罪作了牺牲,。。他们怎能竟如此冷淡,麻木,心中沉重,毫不介意呀!——(《论情感》第181至182页)
  
  (范按:人在一切事上都动情,唯独在信仰上除外,这真是人性的颠倒!心总是在动,因何而动,为何而动?)
  
  
  
  第二部,一些不能证明我们的情感是来自真正救恩经历的事情
  
  爱德华滋关心一个重要的问题:宗教感情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才是属灵的?
  
  1. 毫无疑问,圣经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感情。在真正的信仰的丰富属性中,便有伟大的感情存在。但另一方面,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真正的宗教感情的强度是多少。“宗教情感之激昂旺盛,并不足以成为辨别情感是否出自恩典的标记”。——(《论情感》第183页)
  
  (范按:要害在于,情感被什么所吸引?)
  
  2.一切宗教感情确实会以种种方式影响身体。“然而,强烈的情感可能源于肉体或源于圣灵。所以,有身体上的影响,并不能证明那经历或只是肉体的,或真是属灵的。” ——(《真伪辨》第1257页)
  
  (范按:身体的激烈动作,无论是哭泣还是颤栗,若不是被圣灵所引导,并且引导人到耶稣基督那里去,就算不得什么。)
  
  3.即使热烈地谈论基督信仰,也不能证明那情感是属灵的或者非属灵的。强烈、虚伪的感情比真正的感情更喜欢自我表白。虚假的宗教本质恰恰是爱表现自己,爱炫耀,就像在法利赛人那里表现出来的一样。
  
  (范按:属灵的言论并不是属灵的标志。心里所充满的,嘴中可能说出来,也可能没有说出来,或者所说的是相反的话。)
  
  4.即使感情不是来自个人本身,也不能由此断定它是来自圣灵。严格说来,即使感情不是由那些受感情左右的人所产生时,或者感情以某种不可言说的方式在他们的心灵中产生时,我们也根本无法证明那感情是对上帝的感情。
  
  (范按:从自身以外而来的情感,也可能是来自撒旦。)
  
  5、《圣经》即使伴随《圣经》经文而产生的情感,也未必是属灵的情感。我们应该记住,偶尔从《圣经》中产生的情绪,并不是来自《圣经》,不是《圣经》的真正成果,只不过是情绪上的东西而已。
  
  (范按:那些来自《圣经》的体验,必能印证《圣经》的真理。)
  
  6、充满爱的情感,也并不能证明它是属灵的或者不是属灵的:因为没有任何荣耀比爱和谦卑更容易被假冒的。。。没有把爱坚持到底的人,将不会得救。
  
  (范按:爱是可以被伪造的,魔鬼也能够装出爱上帝的样子)
  
  7、许多伴随而来的宗教感情,也并不是充足的证据:一切恩典感情,无论是对上帝之爱,还是对兄弟之爱,都有仿制品。如果有血气的人可能拥有一切宗教感情的相似品,那么,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他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实际上,这是经常发生的。人可能同时拥有多种虚伪的宗教情感。
  
  ( 范按:一切都有仿制品,宗教情感也不例外。)
  
  8、在属灵的觉醒和良心发现以后出现的安慰和欢乐也不是证明: 没有任何理由期望,上帝把某些人从原罪状态和它的毁灭性影响中解救出来时,他能够赐给他们任何强烈的、邪恶的体验,因为,正是上帝把他们从邪恶中解救出来。。。《圣经》反复证明的原则是:上帝在未解救他们之前,先把他们带入悲哀之中,以便使他们认识到,他们自己完全是无助的,绝对依靠上帝的力量和恩典。
  
  (范按:只有当我们在圣灵的感动下正视自己的堕落,然后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上帝的恩典。福音在成为好消息之前,必须向人们启示坏消息。)
  
  圣经并没有说我们有了一定顺序的经历就能得救,上帝所应许的救恩,只赐给那些接受上帝的恩惠并且结果子的人。。。“人可以全然没有经过一种很清楚的,一定顺序的经历而成为一个基督徒”。——(《真伪辨》第1267页)
  
  (范按:信仰就是信仰,它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格式,一定的程序。圣灵按照自己的意思而行动,但是,人却常常不知道。最要紧的是:相信上帝,完全依赖他。)
  
  9、真正的宗教感情并不等于在宗教感情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人们常常不公平地反对宗教感情,认为人在读《圣经》、祈祷、唱赞美诗、听布道,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时,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宗教仪式,使人们在真正恩典的倾向中感受到了快乐;但是,非属灵、非拯救的宗教,也可以使人们在宗教职责和仪式中享受到乐趣。
  
  (范按:不是时间的多少,活动的多少,而是人心所向,是不是真的被上帝所吸引。)
  
  10、口头赞美不是真正的宗教感情的证明:没有一个基督徒会因别人热烈地赞美上帝而责备他。但是,许多人使尽浑身解数,祈祷、赞美上帝、溢美之词不绝于口,却没有什么意义,这也是事实。
  
  (范按:由衷地赞美耶稣,必然导致跟随耶稣而生活。)
  
  11、自我信任不是真正的宗教感情的证明:我已经得救了,“所有的基督徒——不只是使徒和先知——都能够而且都应该有这种确信。”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说自己得救了,只因为他确信如此,这也是没有根据的。
  
  (范按:信心并不意味着我确信我已经得救了,那样的信心,不过是相信自己在相信而已。)
  
  “在假基督徒的眼中,自己是个洁净与光明的人。相反的,真基督徒知道自己的内心,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人,他经常会惊讶一个真正得救的人,会有可能像他这样充满罪恶吗?” ——(《真伪辨》第1272页)
  
  (范按:深刻的经验之谈。一个基督徒若面对自己的内心,必深知自己实在不配被拯救,该去地狱正是我。)
  
  “‘ 信靠暗中的上帝,’意味着:当我们处于黑暗和痛苦的环境中,好像上帝已经不再关心我们时,我们也仍然相信他的话;这也意味着,当我们不像平时那样能够清楚地看见上帝的爱时,我们仍然继续信靠他。” ——(《真伪辨》第1273页)
  (范按:无论遇到什么,都信任他,依赖他。)
  
  
  12、动人的见证并不足以证明真正的宗教感情: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对其情感和经历作了一番动人的见证,就证明其为真正的基督徒。”凭借外部表现做出判断,是极不确定的,容易受骗的。因为我们决不能从他人的外在表现,无误地判断一个人的内心。——(《真伪辨》第1275页)
  
  (范按: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内心。只有上帝知道。但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生活,知道什么是基督徒不应当作的。)
  
  
  第三部分 真正的恩典和圣洁感情的显著标志
  
  1、真正的属灵感情是神圣地被给予的
  
  真实的属灵情感起源于心中那属灵的,超自然的,神圣的影响力。《圣经》所说的“属灵的”并不是指人的灵。由于基督徒从圣灵而生,由于圣灵寓于他们之中,对他们产生神圣的影响,所以他们被称作属灵的人。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是属灵的,全在乎其与圣灵的关系。。。“圣灵在基督徒里面所结出的果子,是与圣灵本身的属性一致的。”——(《真伪辨》第1279页)
  
  (范按:“属灵的”始终表明的是一种关系:与圣灵的关系。这个关系的性质就在于它与圣灵的属性相一致,相符合。)
  
  “属灵的情感只能源于属灵的原因——来自圣灵所赐的属灵真理的属灵认知。心里想象到一个影响,一个声音,在本质上并不是属灵的,那是信徒和不信者都能有的经历,因为想象力乃是每一个人的天赋。”
  
  (范按:属灵的情感其源于超自然的影响,是圣灵从上面浇灌到人心中的。)
  
  圣灵像种子,或者生命之源一样,寓于圣徒们的心中,施展他自己甜蜜和神圣的本质,并且把它们传递给圣徒。灵魂分享上帝之美、基督之悦,因此,圣徒们心悦诚服地追随圣父和圣子耶稣基督。这一传递是分享圣灵。圣徒心中的恩典与圣洁是同一性质。就像阳光与太阳是同一性质,不过它与太阳的完满不可同日而语。
  
  (范按:分享上帝的神性,与分享圣灵是同一个属灵的过程。)
  
  属灵感情是一种新的内在知觉,它使心灵神圣化。它是一种新领悟,新思想,新意识。恩典作为一种全新的原则运作。
  
  “圣灵的见证并不是某些属灵的耳语,或立即的启示,而是上帝的灵在信徒心中产生圣洁的影响,引导他们爱上帝,恨恶罪,追求圣洁。”“圣灵的内住引导并且影响我们对上帝的举止行动像是父亲的儿女。” ——(《真伪辨》第1282页)
  
  (范按:圣灵使天父的儿子的生命越来越像天父。)
  
  2.属灵情感的目标在于属灵事物本身的卓越与美好,不在于我们的个人利益。
  
  爱的感情是一切感情的源泉。“真正爱上帝的最深原因乃是因为上帝属性的无上荣美,唯有这才是合理可信的事。”圣徒中真正圣洁的爱,由完全不同的方式产生。最初,不是他们先看到上帝爱他们,他们才爱上帝,而是他们先看到上帝自己是可爱的。基督似乎如此荣耀,如此至善至美,以致于只有基督才能使他们欣喜若狂。这才是促使他们真爱上帝的原因。真正的爱以上帝为开始,并为了上帝自己的缘故而爱上帝。而自爱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相比之下,自爱由自我开始,只是最初从私利出发,他们爱上帝是为了自我的爱好和利益,因而是私利的产物。但是,上帝是真圣徒之爱的终极基础。一切其它东西,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真伪辨》第1283 至1284页)
  
  (范按:被上帝的爱所吸引,因上帝之美善而爱上帝。)
  
  由自爱产生的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感情,不可能是真正的恩典之爱和属灵之爱。因为自爱是人与魔鬼共有的。其中没有任何圣洁的东西。在上帝心目中,来自私利之爱是没有价值的。
  
  (范按:一个人若只知道自爱,那他恰恰毁灭了自己。真正的爱自己始于爱上帝,而不是相反。)
  
  
  也存在着真正的感恩,它与属血气的人体验到的完全不同。差异在两方面。首先,由于上帝对我们的仁慈,因而产生真正的感恩或者感谢,它以上帝本人为基础。属血气的感恩没有这样的基础。其次,在恩典的感恩中,人深受上帝的仁慈和自由恩典品质的感动,这些品质不仅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趣味,而且也把他们与上帝本质中的荣耀和美联系起来。
  
  (范按:我们不能从属灵的感恩中完全排除自爱,但却不能停止在自爱上。感恩应当导致我们更加爱赐恩惠给我们的上帝,而不是更爱上帝赐给我们的恩惠。)
  
  圣徒们的欢乐、属灵的高兴、以及愉快的主要依据,并不是考虑到他们自己在圣洁事物中的利益,。。真基督徒的真实愉快的基础是上帝及其至善。他的愉快在基督和他的美之中。
  
  (范按:上帝是我们的喜乐,单单因耶稣基督而喜乐。为我属于基督,基督属于我而喜乐。)
  
  当虚假的信仰者孤芳自赏时,他们的眼睛只盯着自己。他们一旦得到自己所呼唤的属灵的发现和体验,他们的心灵便与自我打得火热,从而陶醉在自己的体验之中。使他们感到激动的主要不是上帝的荣耀,或者基督之美,而是他们自己体验的激动。他们思绪流连忘返,“这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啊!这是多么伟大的发现啊!我遇到了多么奇妙的事情啊!”因此,他们把他们的体验放在基督、基督之美和一切自足性质的位置上。他们不是为耶稣基督而欢乐,而是沉湎于自己奇妙的体验中。他们完全陷入自我想象,回味着那些伟大奇妙的体验,因而只从自己的体验去认识上帝。随着他们情感的加剧,这些伪君子常常陷入自我陶醉,骄傲自满之中,对正在发生的一切有炽烈的热情。但是,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除了想象、自爱和骄傲以外,没有任何基础。
  
  (范按:沉醉在自我体验之中,正集中地表现了骄傲的本质:崇拜自我。)
  
  3、属灵的情感是以属灵之事的道德优美性为基础的。
  
  由于圣洁事物具有道德至善的美与甜,因而对它们的爱便成为一切圣洁感情的起点和源泉。
  
  属灵之事的道德优美性,乃是指属乎上帝的道德品格的优美。换句话说,是指着上帝的圣洁。上帝的圣洁是他一切道德完美的总和,如他的公义,真理和良善。“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对于属灵之事的喜爱,就是因着它们的圣洁。基督徒爱上帝,是因着上帝的圣洁之美。”人的圣洁只是上帝圣洁的肖像。——(《真伪辨》第1287页)
  
  (范按:上帝的儿女分享上帝的圣洁。)
  
  从我们的角度看上帝,上帝有两种品质,一个是他的道德品质,一个是他的自然品质。前者凝缩在圣洁中,后者表现为力量、知识等等,这些都构成他的伟大,因此,人心目中的上帝肖像是双重的。有他的道德肖像或者属灵的肖像,也有他的属血气的肖像,前者表现为他的圣洁,人因堕落而失去了这种圣洁,后者表现为人的理性、悟性、属血气的能力、以及对生物的支配权。
  
  (范按:人心中的上帝肖像是双重的,但因人之渺小,他只渴望伟大。)
  
  一切圣洁感情的第一个客观基础,是他们道德的至善,或者道德的圣洁。圣洁之人在圣洁感情运作时,热爱圣洁的事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圣洁。首先,他们爱上帝,因为上帝圣洁的美和道德至善本身是最可爱的。上帝的一切品质都吸引着他们,使他们自豪。他们喜爱每一种圣洁的至善。但是,他们对上帝圣洁的爱,是他们最重要、最本质的爱。正是在这里,真正的上帝之爱开始了。对圣洁事物其他虔诚的爱,都是从这里涌流出来的。
  
  真正的上帝之爱必然由热爱他的圣洁开始,而不是由热爱任何其它品质开始。如果没有圣洁,任何别的品质都不是真正可爱的。
  
  (范按:上帝的圣洁就是上帝的荣耀之所在。唯有上帝的圣洁,才能净化人的心灵。)
  
  拯救之路是圣洁之路;这是美。
  
  在属灵情感的第一个显著标志中,我看到一种新的属灵的感觉,将赋予那些获得新生的人。这种感觉与其它五种我们天然拥有的感觉不同。这种感觉就是圣洁美。
  
  (范按:圣洁美,这是来自上天的纯粹的生命之光。)
  
  感情的测试,特别是爱和欢乐的测试在于,圣洁是不是感情的基础。这是真圣徒与属血气之人的差异。
  
  
  4、恩典感情从属灵的、受启示的心灵中产生
  
  爱德华滋区分了教义的知识与属灵的知识的区别:前者指包括理智,而后者包括理智与心灵,它是“心灵的感觉,借此我们可以看见在基督教教义中所拥有的圣洁之美。”或者说,属灵的知识(悟性)就在于:“内心对圣洁之物道德至善的至高无上的美与甜的感受,以及从这种感受中流淌出来的对一切宗教事物的辨别与认识”。属灵的悟性主要在于对属灵美的内心感受。属灵的悟性的本质,它就是对美和甜的一种体验。
  
  (范按:属灵的悟性就是心灵的品味,嗜好,他品尝的是圣洁之美。)
  
  爱德华滋认为,当灵魂发现圣洁之物的圣洁美和魅力时,便开辟了一个视角的新天地。它使人看到上帝的至善,被引入基督个人至善至美的知识之中,并且也可以看到《圣经》的至善至美。“因此,一切真正体验的宗教,都来自属灵美的这种感受。因为谁要是看不到圣洁之美,谁就不会感激圣灵的恩典。没有这一点,就不会知道整个属灵的世界。”
  
  (范按:属灵的知识为人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使人之心与耶稣基督的心相通。)
  
  
  属灵地领悟《圣经》,就是正确地领悟《圣经》所言,理解它的意义。这不是创造新意义,而是理解“当圣灵最初默感之时的意义,这种原始的意义是人人都可以看得到的。” ——(《真伪辨》第1289页)
  
  (范按:不要忘记爱德华滋的警告:张口就给圣经造一个新的意义,就等于编撰一本新的圣经!)
  
  属灵的辨别和品味具有真正的道德美,它们给予这种指导。圣洁的感受性对善与恶、圣洁与不圣洁加以辨别和区分,无需任何逻辑推理。真正爱好外在美的人,只要看看就知道什么是美的。他不需要做这类的推理训练。
  
  (范按:属灵的品味,就是直觉,它使人无需借助任何逻辑推理而直接辨别正确的东西,并且使之化为行动。)
  
  属灵的气质和神圣的品味教诲、指导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一个未受过教育的人,若有深深的谦卑、温顺和爱的气质,便能够更快、更明确地遵循谦卑、顺从、博爱这些真正的基督徒的原则,而那些没有这一气质却孜孜以求,精心按照强大的理智进行推理的人,则做不到这一点。
  
  (范按:属灵的气质是圣灵在人的气质上所结出的果子。而这一气质的形成则是一个长久的功夫,被圣灵逐步圣化。)
  
  当凭借属灵的品味判断活动时,真圣徒进行交流的一言一行,并不专门诉诸《圣经》的确定规则。然而,他们的品味本身通常都符合《圣经》的规则,并且受到《圣经》的测试、检验。
  
  ( 范按:属灵的品味使人自由,让圣灵自由地引导人行在主的旨意中。)
  
  5、属灵的情感与历史的证明和真正的确信相关联
  
  在爱德华滋看来,真正的基督徒都坚定地、充分地、丰富地、有效地确信深信福音的伟大真理。他们再不会在两种意见之间犹豫。对于他们来说,伟大的福音教义不再是可怀疑的,不再是单纯的意见。勿宁说,它们是被解决、被确定下来的真理,这是毫无疑问的。。。伟大的福音中属灵的、不可见的东西,有现实性和确实性。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它们有现实的份量和力量。因此,它们支配着他们的感情,也支配他们生活的其余部分。
  
  (范按:一切真正的基督徒都确信福音的真理。所谓确信,就是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灵和全部生活!)
  
  这种确信是“合理的确信”。确信来自悟性的开启。一个正确的判断取决于准确地理解。而对福音真理属灵的确信,来自属灵的理解。《圣经》常常证明,一种拯救的宗教信仰(Faith)就是拯救的信仰(belief),产生于圣灵开启心灵,使之正确看待事物。仿佛事物被揭示或者展示出来,使心灵能够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圣经》的许多章节指出,真正的信仰来自基督属灵的洞见。
  
  (范按:信仰就是心灵被开启。)
  
  爱德华滋强调:对于上帝独特的荣耀,他的圣洁之美,我们必须加以体验,因为正是体验,使灵魂深信不疑;并对灵魂产生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影响。它确实使我们相信,福音圣洁的现实。真理的目击者并不是那些只宣布某种意见为真的人。合适的目击者是那些人,他们能够证明,也愿意证明,他们已经看到他们所断言的事物的真理。
  
  (范按:体验感化心灵。)
  
  如果体验是证明的第一基础,那么第二个基础便是,这种圣洁荣耀的观点,使心灵更直接地深信基督教真理。做到这一点需要两种方式。第一,它祛除内心对圣洁事物真理的偏见。。。第二,圣洁的荣耀不仅祛除了理性的障碍,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帮助理性,使心灵拥有更清晰的事物观念,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使确信的心灵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心灵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判断。
  
  (范按:理性在光照之下,对光产生了新的理解。)
  
  6、属灵情感是伴随着谦卑而存在的
  
  谦卑是真宗教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我们以《圣经》为规则,判断真宗教的性质,那么我们必须把谦卑看作最本质的东西,是真基督教的标志。
  
  (范按:谦卑就是承认我是一个罪人,内心充满了黑暗。)
  
  伟大的基督徒的职责是自我否定。这一职责存在于两个东西之中。第一,否定世俗的嗜好及其快乐,第二,否定它天然的自义和自我中心。自我放弃必须是自由的、发自内心的举措。许多隐士和遁世者做到了第一点,因为他们放弃了世俗世界及其共同的快乐,但是,他们做不到第二点。他们精神的骄傲或者伪善,使他们在上帝面前飞扬跋扈,凌驾于同伴之上。
  
  (范按:否定自我中心的这一个我,仍然是我,不过是在圣灵地感动下新生乐得我。)
  
  一个人越是谦卑,就越容易把上帝的任何仁慈称作奇妙的东西。。。他们把自己看作恩典中的孩子,他的所得只是婴孩在基督那里的所得。他们为自己对上帝之爱、对上帝感恩、对上帝的认识如此低浅感到惊讶,也为此感到羞愧。当摩西在山上与上帝交谈时,他没有意识到,他的脸闪耀着如此耀眼的光芒,以至于使人感到目眩。任何一个杰出的圣徒都不会自夸。他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一切圣徒中最渺小的,别的圣徒的所得和体验,都比自己更大。
  
  (范按:谦卑的人会看不到自己的伟大,但不会看不到自己的渺小。)
  
  即使在最杰出的圣徒中,上帝的恩典与爱,也比他们应有的要少。在这种生活中能够达到的最高的爱,也是贫乏的、冷淡的、平常的,与我们应尽的爱的责任相比,简单无足挂齿。原因有两个。第一,上帝已经赋予我们爱他的理由:《圣经》、他的工作、圣子的福音、以及他为有罪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他无限荣耀的启示。第二,上帝已经赋予人的灵魂一种能力,使他们能够看到并且理解他的爱。最杰出的圣徒拥有的爱,与上帝应得到的爱要比,显得何等之少!
  
  (范按:心灵的痼疾:我们总是爱得太少。越是仰望耶稣基督的爱,我们就越了解这一点。)
  
  当圣徒把他的爱与他的责任相比时,他认识到,他的爱是何等不足。不仅看到他的爱是多么少,而且看到在他之中残留的腐败是那么多。因为原罪不符合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圣徒们越是认识自己的不足,越是看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深重的罪孽在于对上帝爱得不够。在他们眼里,这是最令人憎恶的忘恩负义。
  
  (范按:我们对上帝的爱是如此之浅薄,以至于我们竟然不爱我们的邻居。)
  
  圣徒们也倾向于强调,他们的罪过已经超过了他们拥有的任何善。他们把反对上帝的最小的罪过,都看作无限的堕落。他们觉得,他们最高程度的圣洁,并不包括无限的爱。因此,他的爱与最小罪过的丑陋相比,便什么都不是。一个人的属灵之光越多,他的态度也就越强烈。
  
  (范按:有光,才能看到黑暗!先有光!)
  
  许多宗教徒倾向于隐藏、掩盖他们内心的腐败,因此,他们看不见自己是在上帝面前。但是,圣徒越是杰出,他们越希望天国之光照进自己的灵魂。因此,他们自己似乎更低劣,更有罪。他们只能用基督的正义掩饰自己,允许上帝的荣耀和爱吞没他们自己的缺陷,并且隐藏在上帝的光芒中。。。圣徒们在世俗世界的最高所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平庸的,似乎没有任何奇迹可言。他们寓于上帝荣耀之光中,他们看到了上帝的本来面目。
  
  (范按:关键就在这里:能不能看见自己是在上帝面前。尽管我们一直是在上帝面前。)
  
  爱德华滋指出:属灵的骄傲有两个标志:第一,骄傲的人在属灵的事上经常会与别人比较,并觉得自己比别人好。他渴望在上帝的百姓中居领导地位,并希望自己的意见能成为每个人的法律;他要其他的基督徒仰望他,并且在宗教的问题上唯他是首。第二,属灵的骄傲还有一个确实可靠的标记,这就是骄傲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谦卑。——(《真伪辨》第1295页)
  
  (范按:爱德华滋说得好:虚假谦卑的本质,正是高度的自负。)
  
  基督徒的体验和真正的虔诚,与其说出自他的洞见,不如说出自他的谦卑。他千万次地辨别他的骄傲,而不是他的谦卑。。。再者,谦卑的基督徒更容易发现自己骄傲的缺点,而不是发现他人的缺点。他容易善意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认为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骄傲。
  
  一个真正谦卑之人,把自己的正直和圣洁看得很低,是精神上的贫者。也就是说,他自视很低,因而有相应的谦卑态度。他的举止与众不同。“贫者哀声请求,而富者颐指气使。”一个贫者不喜欢有富人那样急速强烈的怨恨。他更容易服从他者,因为他知道别人比他更好。他也不固执己见,不刚愎自用。他有耐心。他期待受到蔑视,耐心地容忍它。当他被忽略、被小看时,并没有感到心烦意乱,因为他准备承受低下的地位。他很乐意尊重高人,并且持一种温和的责备态度。他服从教诲。他不宣称自己有更多的理解和判断。虽然他是谦逊的,但是,他并不是奴隶。对于他来说,服从他人是十分自然的事。这是谦卑的基督徒的禀性。
  
  真假属灵感情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在真属灵感情中,一个人将依旧是上帝门口的乞丐,极端饥饿、贫穷。而在假属灵感情中,人们觉得他们是富人,丰衣足食,无所求。
  
  (范按:我们在上帝面前的确是乞丐,并且一直在乞讨。)
  
  真正的基督徒对上帝或者对人的爱,都是谦卑的、心碎的爱。圣徒的渴望无论多么热切,都是谦卑的渴望。他们的希望是谦卑的希望。甚至他们的欢乐,当它是不可言说、充满荣耀时,也是谦卑的、心碎的欢乐,为基督徒留下的是精神上更多的贫乏,更像一个小孩子,更有谦卑行为意味。
  
  (范按:基督徒的爱是心碎的爱,因爱而心碎。因为他——耶稣基督——的心早已被刺碎。)
  
  7、属灵感情带来本性的持续改变
  
  爱德华滋认为:主的灵使人的情感和气质发生变化。只有主的力量能够改变这种性质,并且给予一种新的性质。任何一种别的意义都不可能使人的灵魂发生如此深远的改变。正因为如此,《圣经》把皈依说成是本性的变化。
  
  皈依并没有完全根除属血气的禀性。因为在皈依之前人们屈从于原罪,而在皈依后依然容易堕入原罪。不过皈依也使这些弱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尽管恩典并没有被完全得到,而且没有根除属血气禀性中的一切邪恶,但是,它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和效用。皈依引起的变化是根本的,它正在改变个人生活中一切原罪的东西。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在彻底洗清罪孽的同时,个人成为全新的存在。皈依的恩典使人邪恶的禀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也许还会受到这些东西的诱惑,但是,这些禀性已经不能再支配他了。
  
  最初在皈依过程中体验到的属灵的洞见和感情正在发生变化。它们到达了心底里,影响、改变着灵魂的性质。但是,改变的过程是持续进行的,走到生命结束为止,那时它才导致至善和荣耀。
  
  (范按:信仰是人的本性持续变化更新的过程。人因与耶稣基督在一起而变得越来越像耶稣基督。)
  
  8、属灵情感有基督般的个性
  
  爱德华滋认为:真正的属灵情感与耶稣基督的高贵精神相关,它们促进了一种精神,如,爱、温顺、宁静、宽恕和仁慈,就像在耶稣基督那里看到的一样。这种精神也许可以被称作基督徒精神。基督徒心中独特的气质,就是使基督徒成为基督徒的东西。基督的真信徒有温柔的精神。这种精神支配并且控制着他们,成为他们真正的本质的禀性。
  
  属于内心圣洁的一切,都是真基督徒的本质。是基督徒的禀性。但是,圣洁精神本身是基督徒独特的品质。
  
  (范按:基督徒具有的共同个性特征,只能是耶稣基督的个性特征。)
  
  真基督徒式的刚强,由渗透着恩典的心灵力量组成。这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第一,它制服、抑制心灵中难以驾驭的邪恶,情绪和感情;第二,它坚定自由地跟随和行出心中良善的情感,原罪的恐惧或者敌人的反对都不能遏制它。
  
  (范按:刚强就是敢于与自己心中的敌人作战,并且战胜它们。)
  
  9、属灵情感使基督徒的心变得温柔
  
  属灵情感使石头般的心变得越来越温柔,对原罪充满恐惧,唯恐使上帝不愉快或者冒犯上帝。也使心灵保持警戒,对地狱没有奴隶般的恐惧。正如我们看到的,恩典感情从悔悟的心流淌出来,由于神圣的懊悔,因而心被挫伤,并且破碎。小孩子的心灵也是温柔的。他的心很容易受感动,受影响。基督徒在属灵事物上就是这样。
  
  (范按:我们是上帝面前的小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10、恩典感情是首尾一致的,连续的
  
  爱德华滋强调:圣徒中真正圣洁的感情是平衡的。这是他们圣洁的主要特征。如救恩之乐与为罪忧伤,爱上帝与爱人,爱兄弟与爱仇敌,爱邻居的身体与爱他们的灵魂,都是平衡的,和谐的。但基督徒品德的和谐,在今生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境界。
  
  (范按:基督徒心灵的平衡与和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11、属灵情感加剧了属灵的渴望
  
  属灵情感另外一个伟大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感情愈提高,属灵的渴望便愈强烈,灵魂对属灵的祝福就有更高的期望值。相比之下,虚假的感情只囿于自身。
  
  真正的圣徒越是带着恩典的爱爱上帝,他们便越渴望爱他。由他对上帝缺乏爱而引起的不安将越增强。他越憎恶原罪,便越想憎恶它。他感到懊悔的是,他居然对它保留了如此多的爱。他的心越是破碎,就越希望他进一步破碎。他越是渴慕上帝及其圣洁,就越渴望呼出他的灵魂追寻上帝。它像点燃的火炬,越烧越旺,它燃烧得越炽烈,便越会继续烧下去。
  
  (范按:这是心灵的求告: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属灵的欢乐使欲望的期待得到满足。他们的期待越多,得到的满足便越大。世俗欢乐中不可能有这种东西;世俗欢乐只能有失望。但是,属灵的欢乐完全符合一切期望,并且满足一切期望。
  
  (范按:属灵的欢乐带来了更大的欢乐。)
  
  属灵的善永远是满足的,因为无论灵魂能够在什么程度上享有属灵的善,它都完全可以使灵魂得到满足。永远有足够的余地使灵魂本身得到扩展,直到它变得像浩瀚的海洋。如果人们不满足,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大嘴巴,使之足以容纳它。属灵的善是极其满足的,因此,灵魂越是品味它,越知道它的本质,就越渴望得到它,即使它已经得到满足时也如此。
  
  (人是有灵的存在,只有圣灵能够满足人的灵。)
  
  属灵感情的性质是,它们变得越强大,对于恩典和圣洁的渴望便越强烈。
  
  12、属灵情感的果子是基督徒的日常实践
  
  爱德华滋认为,基督徒的行为包括三点:第一,基督徒行为的各个层面都受基督命令的管理和指导;第二,他把圣洁的生活置于一切其它事物之上。这是他的主要责任;他以最大的勤勉和诚挚献身于此。第三,他坚持这样做,直到生命结束。他从未有休假,也不是仅仅在某些时间实践它。它是他生命的永恒的课业,贯穿于他有生之年的一切沉浮和磨难中。
  
  真正的圣徒也许有一定的罪过和某些没落,他们甚至可以沉沦到罪过之中。但是,他们根本不可能完全堕落。只要他们依旧忠于上帝,他们便不可能真正沉沦。那些真正皈依的人是新人,里里外外都是新的,因为他们在肉体、灵魂和精神上彻底洗清了罪孽。
  
  (范按:一个基督徒不可能不堕落,但绝对不可能完全堕落。)
  
  一切圣洁感情的基础在于道德的至善和圣洁美。有一种出于圣洁的爱,使人们实践圣洁。因此,圣洁是主要职能,可以从中激发、汲取并且支配一切属灵感情。这类感情倾向于圣洁,对此不必惊讶,因为人将与他们热爱和期待的一切相结合,并且拥有这一切。
  
  圣灵他向基督徒强调,我们要做出充分的选择,以上帝为我们唯一的主,为了他我们可以抛弃一切。因此,重要的是,要做出充分的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按基督中的上帝的意志去做,绝对信任耶稣基督。
  
  (范按:基督徒有一颗心,甘心情愿地为了基督而放弃一切。)
  
  真爱德华滋强调:恩典的性质和概念是,它是圣洁活动和实践的原则。实际上,在天国和尘世中,没有任何东西有比恩典更积极的性质,因为积极的东西就是生活本身。恩典是最积极的一种生活,因为它是属灵的和圣洁的生活。它决不可能是贫乏的,因为就禀性而言,它比任何其它东西更容易结出硕果。
  
  ( 范按:若属灵的情感深藏在我心中,它必在我的行为上结出丰硕的果子。实践是基督徒信仰的最好证明)
  
  当《圣经》谈论善的工作,善的果实,恪守基督的诫律时,并不是单纯地描述某种外在的东西。它们也涉及到悟性或者意志。当谈到服从和果实时,并不仅仅涉及肉体的行为,而且也涉及灵魂的行为。因此,它们涉及恩典的每一种内在的运作。但是,除了这些内在的服从行为以外,也意指服从的意志的决定。
  
  有两种恩典的运作。第一,有一些内在的行为或者恩典在灵魂中运作,它们的实践没有任何外部证据。当这种实践在内心中运作时,圣徒们处在默祷状态中。
  
  第二种恩典活动是一种更实际、更有效的运作。恩典的行使是对意志的要求做出反响,也对外部活动产生指导作用。
  
  (范按:属灵的情感必在人的行为上产生效果,因为那影响力是超自然的影响力。它使人在行为上更像耶稣基督,同时在内心中更渴望耶稣基督)
  
  13.基督徒的行为是判断自称是基督徒者的真诚程度的主要标志
  
  基督徒的实践是拯救的证据,而不是骤然间的皈依,神秘的启蒙,或者纯粹情绪安逸的体验,由默祷开始,以默祷告终。《圣经》明白地把基督徒的实践,说成是恩典真理的主要证明,无论对于他人还是对于我们自己的良心来说都是如此。它被描述为独一无二的主要证明。“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约翰福音》,14)《圣经》还充分地教导我们,审判的主要证据,是人在尘世的工作或者实践。我们由此完全可以断定,人的工作(就我们所说的意义而言)是主要证据,现在就应该凭借它进行考验。
  
  但爱德华滋强调,即便如此,但行为不是百分之百的证明,因为我们无法看见一个人所有的外在行为,有一大部分是隐藏的,不为人所知;同时我们也不能看透人的内心和他的动机。
  
  (范按:我们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的全部行为,更看不清楚自己的全部动机。)
  
  把基督徒的体验和实践说成两个不同的东西,将做出不合理的区分。其实,一切基督徒的体验,严格说来,并不能够被称作实践,不过,一切基督徒的实践,都可以被称作体验的。把它们分开是不符合《圣经》的。。。我们对上帝内在的认识,将支配我们的宗教体验,或者圣洁的实践。
  
  (范按: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真实的体验。)
  
  14.基督徒的行为对信徒自己的良心而言,是真信心的最佳证明。
  
  “基督徒判断他自己的行为表现,不是只凭他身体的外在所幸,而是凭控制他自己的身体动作之灵魂的内在动机。这也是上帝判断我们的方式”。
  
  “基督徒的行为是属灵行为。”或者说:“圣洁的行为是信心的象征。是上帝恩惠的标记。”
  
  (范按:上帝的恩典是有效的恩典,这恩典一定会在人心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范按:由恩典而来的属灵情感,是圣灵赐给基督徒的。这情感改变人的本性,变化人的气质,引导人的行为,结出生命的果实。它使人分享上帝的神性,成为他的圣洁的儿女。这是基督徒的根本要务,需一生实践之。)
  
  
  完成于2004.9.30.深夜。美国总统选举第一次电视辩论。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