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十五期 | 2004年5月]

耶稣受难记的多重观察

Taiho

  梅尔吉勃逊的《耶稣受难记》摆明以宗教片之姿大剌剌向观众传教。此片一出,马上引来各界的关注、挞伐及褒扬。从二月底美国档期持续延烧至复活节,至今已开出三亿多美金的票房佳绩;然而,这样的票房背后到底透露出什么讯息?纷争不断的电影,到底反映了什么争议?实际观影之后,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写在下面。
  谁来看这部电影?
  很简单,答案先分成两类:基督教徒与非基督教徒。基督教徒底下又包含了旧教徒(天主教徒)、新教徒(基督徒)、东正教徒、极端与异端(与基督宗教相关 者)。要再仔细区分下去,单是新教徒又区分出各类宗派,那真是数也数不清了。总之,以这群基督教徒而言,这部电影将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耶稣基督」在 《圣经》〈新约〉四福音书里头所记载的耶稣事迹,「活现」在大屏幕上。这样的举动过去不是没有:各种版本的《耶稣传》直接将耶稣生平事迹转化为影片; 各种侧写耶稣的故事也曾经出现在电影当中,例如《宾汉》(注一)。不论怎么说,基督教徒总是乐见这样的电影,至少,就影片本身的工具取向而言,它们是绝佳的传教工具。
  至于非基督教徒呢?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神信仰的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另一类则是其它信仰的追随者,与无宗教信仰者。可想而知的是前者必定不愿见到这样的影片。就犹太教徒而言,他们不相信耶稣就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因此对于耶稣只看做是一位先知,或甚至只是一个平凡人、一个异端煽动者, 这些人和当年将耶稣定罪的祭司、法利赛人与文士是站在同一边的。至于伊斯兰教徒(所谓的「回教徒」),对于耶稣最多是先知般的看待,他们的教主则是穆罕默德,是超越耶稣地位的重要人物。历经过去几世纪的宗教战争,今日以基督教文明为主的西方社会,和深植于回教文明的中东世界,俨然形成两相对抗的势 力;至于原初几可说是「同本同源」的手足关系,早已不再。
  当然,这些历史背景对于华人社会而言是陌生的,上述的理解亦可能失之偏颇;因此对于仅有3%基督教徒比例的台湾社会而言,显然其它的台湾观众都落在这个范畴之内,因此对于这部宗教片的背景认识,想必也就更加浅薄了。
  从基督教观点出发
  基督教徒大致会支持这部电影,这是一般常识。动机呢,当然是传教。只是这样的见解还不够深入,也不足以呈现出代表性。我把我观察到的几种情形提出来:
  (一)褒扬:剧情合乎圣经记载
  台湾教会界媒体,包括《基督教论坛报》、《国度复兴报》、《好消息频道》等等,对于《耶稣受难记》的支持不遗余力,鼓励教会包场的大动作是一个,邀请非基督徒一同观影是一个,探讨剧情合于真理与否是一个。从我得知的信息,大多对此片报以肯定的态度。因此,基督徒应该看、非基督徒可以邀请他看,只要你满18岁。对于片中大量的血腥、暴力、虐待镜头,则倾向合理化。「拍出耶稣受苦的逼真性,叫观众晓得『罪』的代价竟然是这么地大!」「当时耶稣所受的 刑罚,比电影呈现的还要血腥!」耶稣被钉十字架,是为了赎罪;而赎罪的条件非但是要「以无罪的代替有罪」(注二),从耶稣受难的过程中,又更真实地呈现出刑罚的恐怖,这的确是一般人查考圣经时,不容易去注重的地方。细究里头的剧情铺陈,只有「撒旦」的角色是外加上去的,其它过程都相当符合圣经。

  (二)支持:加但书的传教材料
  ⊙论坛报「为何受难」小册
  基督徒本身看电影,因为熟悉故事内容,所以很快能够进入状况。但对非基督徒而言,要看懂此片可得先作功课才行。对此,《基督教论坛报》印行了《为何受难?》小册,不但详细介绍影片背景、幕后花絮,也提供圣经记载、牧长响应及和疑难解答,算是相当详尽的「教材」。「双福基金会」则是印制了电影单张, 提供剧情介绍及影片赏析。最直接的,莫过于基督徒陪同观影,为他们的疑问提供答案。包场的教会可于电影放映前几分钟,由牧师在台前介绍电影内容,甚至在结束后有陪谈人员陪谈,可说是另类的布道会。因为电影侧重耶稣受难的部分,而信仰却不仅止于受难,更重要的是耶稣的复活,所以配套措施是必须的。
(三)反对:天主教色彩太浓厚
  对于基督徒而言,高标准审视电影剧情自不在话下,所以在多数褒扬的声音背后,仍然有少数声音背道而驰,直指电影的问题。由于梅尔吉勃逊的天主教徒背景 ,在电影的呈现中强化了圣母马利亚的位置,高举了马利亚的地位。几幕马利亚出现的场景(伏在地上感受地窖中被刑求的耶稣、与受鞭打的耶稣四目对望、在 刑场擦拭耶稣所流的血、与撒旦对望并行于人群之间、在十架下亲吻耶稣的脚)都足以证明。除此之外,不认同将耶稣受苦解读为对罪的代偿的体现,过度血腥的画面带来反效果,犹大的悔罪与自杀的情节夸张、耶稣的表现太过软弱等等,都成为反对的理由。
  (四)贬抑:耶稣传的失败定律
  对于任何一部《耶稣传》的高标准看待,最后沦为一种偏执。事实上,要以「人」去诠释「又是神又是人」的耶稣基督,谈何容易?从本片来说,单单注重「受难」而忽略「复活」的基本教义,已经成为最大的瑕疵,尚不待言;剧情中间穿插几幕过往的回忆,与其说是点缀,倒不如说是干扰。没有加上旁白的说明,看到的只是断裂的场景,让人摸不着头绪及关连性。题材局限于「受难」上,所能带出的信息有限;即或将所有事迹交代,也因为各导演的角度差异,而塑造出不同的耶稣。既然如此,运用侧写的方式交代耶稣事迹,也许比较好;最好是不要拍摄这样的电影,以免画面上的耶稣形象,强夺了人对耶稣基督的认识。
  从电影本身出发
  毕竟,《耶稣受难记》的本质还是电影,也许可以从电影自身出发,分析电影的好坏。以下有几点想法提出:
(一)回归电影的诉求
  目前《耶稣受难记》受到的责难,一方面来自宗教界,一方面来自一般观众。宗教界关于基督教里头的争议已在前面交代;接着就是犹太教徒与犹太人的批评。 由于电影中相对于耶稣遭到迫害,相对的加害者便直接指向了犹太人,特别是激进的犹太教徒(祭司、法利赛人、文士)。祭司不消说是宗教领袖,地位不容耶稣撼动,欲除之而后快;法利赛人及文士则是谨守摩西律法的人,他们教导犹太人守律法,却过份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内心的虔敬,因此被耶稣一针见血地戳破,挂不住面子。这些人对于耶稣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犹太人。电影中的祭司们、被煽动的群众,其实理性看待的话可以发现,梅尔吉勃逊 并没有刻意制造宗教对立的意图。例如当祭司们召集要公开定罪耶稣,影片中有一两位祭司便冲向前抗议,指责大祭司该亚法此举不合法也不合理,旋即被拖出 场外的话面。而所谓的群众,事实上也看见是被「煽动」的,从祭司交代下人的动作,以及在彼拉多训问的过程里,是由祭司们带头诉求钉死耶稣的情节来看, 显然身处群众之中的百姓也是被利用的一份子。因此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真切突显出世人愚昧无知的情 形。我以为这样的指控,不太有力。
  另外,一般人的批评,首当其冲的便是过份血腥暴力的场景。「难道连一部《耶稣传》的电影都还要搞到限制级吗?」不过我要说,这不正是片名"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的由来吗?假如不是拍耶稣的受难,又何来passion之有呢?说什么不能让小孩去看,事实上就是电影的本意呀!出身天主教徒的梅尔,的的确确把天主教素来看重耶稣受难的「苦路」真实呈现了,这是"The Passion of Mel Gibson"。所以最后短暂一分钟的耶稣复活,当然也不是电影的重点了。这部电影就我看来,是一部「儿童及非基督徒不宜」的片子,它的争议性是始终存在的;而里头穿插的画面,当然也不是重点,而确实是一种点缀及补充。因此没有圣经背景的人去看,看不懂也不是电影的责任,不能够因此说它烂的。
  (二)富含矫情的意味
  话虽如此,梅尔吉勃逊选择呈现电影的方式,仍然是可以加以评断的。就举比较公允的批评来讲,对于梅尔吉勃逊喜欢拍摄大场面的电影、塑造一个悲情的英雄人物等等先例,从《英雄本色》到《耶稣受难记》,情况似乎是如此。我没看过《英雄本色》,不过上头的批评我算是赞同。打从配乐部分,我就觉得有问题。 看过许多电影,听过很多电影及电视剧、动画配乐,培养出我对配乐的高标准要求,使我无法像某些人所言「被电影配乐所催泪」。的确,好的电影配乐,视时 机传达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增强情节的渲染力,这是作为配乐的首要任务。有些时候我们会被一张独立的电影原声带音乐所感动,但那不代表它作为电影配乐 就是成功的。在本片里头当耶稣来到各各他,准备要钉十字架之际,突然响起的快版雄壮配乐,当下坏了我的情绪。「这是要暗示什么呢?耶稣雄壮地被钉十字 架吗?一个英雄人物的死前挣扎吗?要准备开战了吗?」其它地方多使用慢版的低沈旋律,本来无可厚非,不过有时候又为了突出戏剧性而扰乱了画面的平静, 实在是有些超过了。不过,这也不能全然归咎于配乐,因为配乐反映出梅尔的大场面情节。(注三)
  就题材而言,梅尔吉勃逊明显是选择错误。他不该以大场面的角度来设想耶稣受难的事实。一来,耶稣不是个悲情英雄,假如他本着信仰体会的话,他应该选择 以较平实的手法来呈现。耶稣受难被鞭打,没什么好煽情的,可他煽了:用残酷的刑具和夸张的兵丁嘲笑来加大对比。这边到底要用惨烈的音乐烘托受难的凄惨呢?还是去注意耶稣的痛苦与忍耐,辅以低度的配乐(甚或留白)?耶稣背十架走向各各他的路程,又再次炒热:三番两次的受鞭打、跌倒、痛苦不堪的表情, 因为强调受苦而不得不找点「状况」来增加剧情效果。(我实在很不忍看见耶稣倒在地上,被十字架重重地压在身上的画面。这不是煽情是什么?)「为什么兵 丁一直要打耶稣?还不断哈哈大笑?」我只能说,「不然他还能拍什么?」最后走到各各他,慢速度特写耶稣被钉、被翻转、被悬挂在十架;同钉犯人被乌鸦啄 眼;兵丁拿长柄刺入耶稣肋骨,喷出大量的鲜血。我不想多举例子了,是大场面还是小场面观众分辨得出来。把耶稣受难的纪实变成两小时的电影,所谓的矫情 也是因为大场面的设定使然。
(三)穿插手法待加强
  剧情本身的连贯性,在受难的过程间穿插了一些画面,对于影片本身弊多于利。穿插的画面对于基督徒而言是熟悉的,因为这些片段正是耶稣教训众人、耶稣赦免行淫女子、耶稣继承父亲木匠的工作、耶稣最后的晚餐对门徒的劝勉等等。不过这对非基督徒而言,马上形成所谓的「进入障碍」,上面提过了,此乃弊之一也。而穿插这些画面的原因,似乎不是因为这些片段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要不怎么出现马利亚去拥抱跌倒的小耶稣这一幕?耶稣还跟马利亚泼水开玩笑?),而 只是因为正好拍摄到某个动作、某个肢体,就穿凿附会地联想到以往情景了。这种手法实在不太高明。此乃弊之二也。
  既然要运用倒叙穿插手法,假如能够加以利用这些「回忆」,塑造观众对于耶稣生平的印象(而不是单单着重在受难的虐待部分),让观众晓得耶稣还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有过什么经历的话,对于影片的可看性将大幅提高,也不需要担心受难没有题材发挥而只好往受虐的方向发展;又可以将耶稣复活的部分放入 ,让观众看到全面的耶稣,这样不是更好?最重要的,透过这些回忆所建构的耶稣,因为跟观众产生了感情,对于祂的受难也就自然地辉映出祂的大爱了。这远 比运用反面丑陋的兵丁虐待与讥笑来凸显耶稣的软弱要高明许多,我实在想不透梅尔为什么不这样运用?这已经不是「弊」而是「憾」了。
  (四)其它人物的成败
  这部片对于主要配角的描绘,值得肯定。犹大卖主以后的心境转折、彼拉多不想流无辜人的血以及对于真理的迷惑、希律的荒淫达旦、马利亚的忧伤与哀恸,在 影片中的发挥都不错。不过犹大后来被小孩(小鬼?)们缠身,直到上吊的部分,倒是让人看得糊里胡涂。彼拉多在罗马政府与犹太宗教领袖之间的折冲表现得 宜,加上夫人的说情,演活了他的角色。希律一副颓糜的模样,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至于马利亚,多了许多《圣经》没有记载的发挥,不过慈爱的本质也因此展 现,就电影论之是不错的。对了,执行命令的百夫长也是个关键角色,他和彼拉多都从中立的角度认识耶稣,《圣经》甚至记载当耶稣断气时,他说:「这人真 是 神的儿子」。
  其它的配角们可就不怎么样了。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安排略显紧凑无俚头,他和犹大在出卖耶稣的事上都有份,假如可以稍作关连会更好。撒旦嘛,基督徒将牠的 出现比喻为耶稣的「属灵争战」(注四),有人认为耶稣跺下毒蛇的一幕呼应〈 创世纪〉记载的「女人的后裔(指耶稣)要伤你(指蛇)的头」,我倒觉得多此一举。《圣经》里头耶稣跟撒旦的对手戏在旷野,远比这里精彩;若要以撒旦象 征耶稣可能放弃受难,张力又难以发挥,还是不要得好。跟在马利亚旁的女性,从回忆画面得知她是〈约翰福音〉第八章的淫妇,不过电影里头似乎将她与拉撒 路的妹妹马利亚混为一谈,否则不会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如此亲近才是。她的戏份又更加薄弱,与约翰(注五)都是花瓶角色。至于一堆兵丁的表现……不说也 罢。
  也许还有人注意一个地方:在往各各他的路上,夹道哀哭的人几乎都是妇女。起先我很在意这点,认为这是否象征着在耶稣受难的过程中,女性的力量远大于男 性(除了被拉去扛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门之外);后来又翻了一次《圣经》,这才看见妇女被提及的原因(注六)。总之,在其它人物的安排上,有好有坏。
  如果想要认识耶稣
  从以上的整理可以知道我对本片的评价不很高,不过这也只是影片的问题。事实上,引起我撰写本文的最大动机,不在于电影外表给人的种种讯息(虽然我前面 都在试图整理这些讯息并加以分析);我最在意的,还是《耶稣受难记》里头的主角——耶稣基督。我没有对主演耶稣的角色做出评论,事实上,讨论演员的演 技如何已经不是重点,因为重要的是这件史实:「耶稣为何受难?」假如走出电影院,不反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两个小时的精神折磨全部变成了白费。影片虽 然强调耶稣的受难,却把这样的问题抛给观众去思考;而这样的问题却和一般 open ending的电影大相径庭。理由无它,只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真人真事。倘若 是这样,耶稣这般牺牲的举动必定有祂的考量。希律讥笑耶稣,说「他这人是疯子,把他带走。」祂是疯子吗?疯子的死,创造出流传两千年的宗教吗?耶稣是 谁?祂到底做了什么事?祂究竟有什么伟大的地方,让后来的信徒愿意死心塌地的跟随祂?虽然在《耶稣受难记》我们看到逃跑的门徒及追随者,但在之后的历 史上却证实,这些当初逃跑的门徒都改变了,为主殉道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因为耶稣所受的苦,就轻看自己的苦,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让人看得 如此煎熬;回去以后愈加思考,越觉得这问题难以解答。
  我尽可以站在第三人的立场,大加挞伐地批评这部电影如何如何;我也可以选择用理性的角度去冷眼看待、分析电影与观众的互动。然而身为一个基督徒,从信 仰的亲身经历中,我知道无论再如何观察、分析、批判,电影终究只是死的、《圣经》也是死的、所有别人所说的都是死的——只有我是活的。耶稣受难的最后 十二个小时,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而祂的复活,却只有一分钟不到。其实换个角度去想,未尝不能将这一分钟无尽地延伸——祂复活了,而且得着永生。祂今 日仍然活着,透过精神与历世历代的信徒活着,也真正从信徒的身体力行当中活着;假如你相信的话——祂现在就活着,这也是历来基督徒的确信。
  我相信一定有人,是为了想要认识耶稣,才走进戏院的。这样的人也许不太在意是谁拍的片子、是谁去看了电影、以及观众对电影的众多想法。多重的观察无法 解决他的疑惑,也无助于认识历史上的耶稣、信仰上的耶稣。
  如果想要认识耶稣,只能透过一种方法:从信仰出发。这是我最后的结论。


  ※注一:以耶稣为题材的电影,有「旁敲侧写的『宾汉』、『圣袍千秋』、『圣徒 妖姬』、『巴拉巴』等片,或是直戳核心正写的『万王之王』、『马太福音』、 『救世主!耶稣』等片」。(廖宏文,乱世中无法抚慰人心,联合报2004.04. 11D6版)
  ※注二:《圣经》当中立下的「代赎」观念,便是如此。从〈旧约〉以色列人遵照 磨西的律法,以无瑕疵的羔羊与祭物献上,以换取神对人犯罪的宽恕。到了〈新 约〉,这样的制度已经不再行之于外,乃是藉由耶稣——这个从未犯罪的人,来 担当所有人的罪——来完成,转化为内在的象征。因此看完电影假如你问:为何 耶稣要受难?这便是答案。上帝立下的规则「罪的工价乃是死」;而如今耶稣自 愿成为〈旧约〉里头,那个被献上的祭物,祂的死便替代了人的罪。祂这么做只 有一个原因:神爱世人。只是我们都没料想到,耶稣得要如此受难,而不是简单 的一枪毙命而已。
  ※注三:为了再次确认我对配乐的印象,我上网去试听了一会儿,也到唱片行实际 端倪了一会儿。就像我在本文说的,我相信这是一张值得购买的电影原声带,就 专辑本身的整体聆听感而言,绝对超过电影的感受。因此我考虑把它买下来,放 弃等待电影DVD的发行,音乐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了。
  ※注四:属灵争战简单来说,就是当基督徒愿意遵守神的旨意去作,撒旦就会从旁 阻挠,不管是实际发生的变卦,或者思想上的影响皆是。
  ※注五:《圣经》里头同名同姓一点也不见怪。单是马利亚,就分成耶稣的母亲、 拉撒路的妹妹、以及抹大拉的马利亚等等。至于约翰,就是跟随耶稣的十二使徒 之一,他也是〈约翰福音〉的作者。
  ※注六:〈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27-31节: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 女;妇女们为他号咷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 ,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 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 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

转载自《心灵小憩》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