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十五期 | 2004年5月]

编者手记

思路


  五月,在一个慵懒的长假之后,《信仰》又与大家见面了。
  在这个假期,或居家休闲,或外出旅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忙碌生活中难得的轻松和安宁。但是,伴随着蜂拥的返城人潮,忙碌的生活又随着假期的结束席卷而来。于是,如何在忙碌的时代中寻到心灵深处的真正安息,便成了每一个现代人的梦想。
  “牵着蜗牛去散步”,这是台湾的张文亮在大陆出版的一本新书。容光启在《失信仰之所以失平安中》一文中,透过张文亮的书,发现忙碌不安的时代背后,却是人的失信。在这个“商品化”的时代,世界前所未有的“快”着,追逐世界的人自以为赶上了“世界”潮流,却错过了与生命相遇的机会。让我们“牵着蜗牛去散步”,步入上帝的美丽花园,享受真正的安息。
  “我接过正午的阳光/我想我已经得救/我的全身在世界上最鲜亮的花园里沐浴/我眯着眼睛享受温暖”。这是诗人纯净的诗行,也是生命亲历者的感言。梦月和谭延桐用他们的诗歌吟唱着质朴的温情和喜悦,读来令人感动。
  诗人用诗歌来吟唱上帝,而电影人则以影像来传递感受。最近一段时间,一部电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很大轰动,其影像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均引起很多的争论,这就是《耶稣受难记》。这部影片详尽描写了耶稣生命中最后12个小时所受的残酷鞭打以及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 这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故事,但一旦以逼真的影像来抵达我们的视听,还是有着强烈的震撼,并引发了一场西方世界的宗教、文化风波,褒者有之,贬者有之,一时莫衷一是。鉴于此,本刊特开辟专栏,收录了一些与该影片相关的评论,以飨读者。
  自八十年代末以降,文学的热潮已在这片土地渐渐消退,文学的声音已渐渐退出话语和视野中心,不断地被边缘化。诗歌如此,小说也是如此。关于中国文学和小说的现状和出路,便成为评论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本期中,青年文学评论家傅翔在《中国文学是没有希望的》一文中,以信仰的视角批判了当下中国的小说现状:“到底去哪里寻找那有力量的心灵?那颗美丽的心灵又在何处?我想,翻遍当下中国文学的角角落落,这只会令我们失望。说到底,我们有的是技艺,有的是虑无与怯懦,有的是平庸与麻木,而恰恰就没有爱,没有眼泪,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念。我们都在编造与自己无关的故事,都在冷漠地观望这个世界的苦难与不公,都在象牙塔内自筑想象的天空,没有人站出来,没有人走出去,没有人说实话,没有人解剖自己,没有人指证人生的意义。”这是文学的状况,也是社会的状况。
  作为信仰者,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周遭的世界,我们也应当关注我们身边的教会。一方面,我们看到因着神的祝福,中国教会正迎来一场极大的复兴,信徒不断加增,教会不断建立和拓展。另一方面,伴随着教会的迅猛发展,教会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教会?如何看待教会的合一?成为许多同工肢体关心的问题。在本期中,多位作者从圣经、历史、现实等方面来回应这一问题,周小安在《末日教会的恢复、合一运动》一文中从圣经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教会合一”这一问题;唐崇怀牧师则在《回归主流》中,从亲身经历中得到启发,回顾教会历史,以教牧实践的角度来思考教会中的“主流和非主流”;同时本期继续刊载杨绍唐牧师的“教会的路线”系列的最后一篇《被建立的教会》,这篇文字虽然写在五十年前,但其中属灵的真理和亮光依然可使今天的教会得到帮助。在“教会的路线”连载结束之际,我们还收录一篇追忆杨绍唐牧师的文章,《死在耶稣前,活在耶稣前》,以作纪念和感恩。
  在本期中,还刊载了袁翠娣、黛宁、谢文郁、范学德、施玮、江登兴、天婴等弟兄姊妹的文字,再次一并感谢。欢迎各位朋友向本刊投稿。谢谢!
  

2004.5.8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