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十四期 | 2004年4月]

人,在大地上诗意地安居

腓力


  读经:太6:25-34节

  引言:七年前,在一次偶尔的机会,我读到朱维之先生所写《基督教与文学》一书,使我与诗人耶稣、哲人耶稣这个课题不期而遇,这两个命题使我欣喜若狂,并大大丰富了我对耶稣基督的认识,正如西1:5、9节所说:“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我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耶稣也曾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上)。

  不久前,我于南京讲学期间,在旧书摊上不经意间买到了海格德尔的《人,诗意地安居》一书,翻翻之后,更加深我对诗人兼哲人耶稣的思考,并且尽量地去翻阅这方面有关的书籍,现在本乎对太6:25-34的解读,将一点点读书、读诗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诗人耶稣及其笔下的诗:

  朱维之在《基督教与文学》一书的第一章:“诗人耶稣”中就滔滔不绝地说道:“耶稣是天才的宗教家,这是没有人否认的,他也是深刻的思想家,因为他有彻底的人生观与宇宙观,同时,他又是社会改革者,是爱国的志士,是医生是教师,可是他并不是受传统信条束缚的‘拉比’,也不是枯燥的哲学家,更不是背书式的教师……他有完全的诗人风度,他的表现法完全是诗的表现法,他的观察、判断、行动、言语……都是诗人风范,所以我们若要认识整个耶稣,除非认识这个诗人耶稣不可”。英国著名文学家雪莱(P B.Shelley),他虽曾自称为无神论者,但他却尊崇耶稣为“最是超凡入圣的诗人”,而且是谋求改革社会的诗人。王尔德(D.Wilde)也曾说:基督的地位确是和诗人同列的。而勃莱克(William Blake)甚至能认识耶稣是诗的化身,或创造天才的化身。

  勒兰德-莱肯也指出,“耶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因他精通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语言中充满暗喻和象征,凭着诗人的想象力,他不断用人类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作比喻,说明另一生活现象”。

  接下我们可以用三个方面来论证诗人耶稣这一命题:

  一、 耶稣是诗人大卫的后裔,其母马利亚就是富于灵感的伟大女性诗人,她在怀孕期间曾随口唱出了《尊主颂》

  这一不朽的诗歌。这最理想的胎教,也就是马利亚胎教的绝妙方式之一,耶稣就在母腹里受到诗的熏陶,并且其亲戚中撒加利亚与伊利沙伯也是伟大诗人,因此,耶稣日后成为诗人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耶稣幼年时代所处的环境十分合适于诗人成长的条件,一方面是自然风景的清幽,他住在群山围绕的拿撒勒镇,使他从小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渐渐长大,由接近神的创造而接近神,因而产生创作的冲动,涌出灵感的泉源;另一方面是他的社会环境使他有成为诗人的决心,因为当时犹太亡国于罗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耶稣就在这种环境的催逼下,不得不负起改造环境的诗人重轭。

  三、耶稣是天生的诗人,在他的天赋中,含有一切诗人的条件,不,他简直就是诗的化身,我们从他身上看到诗人之为诗人的特质,其一,感情的丰溢;其二,思想的彻底;其三,想象力的丰富;其四,言语表现力的非凡。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诗人耶稣的作品:太6:25-34节。

  所以我告诉你们,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生命不胜于饮食么,
  身体不胜于衣裳么?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
  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
  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
  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
  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
  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样长起来,
  他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然而我告诉你们,
  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
  那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
  野地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
  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
  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这首优美的诗歌出自于耶稣“登山宝训”其中的一段,这首诗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其中充满了生命与真理,充满了诗和美。这诗如图画般的映入我的眼帘,优美的镜头在我脑海中一个一个涌现,你看:那无忧无虑的雀鸟正在头上飞过,纯美的百合花在山谷中壮丽开放着,所罗门极荣华时所穿戴的精工巧绣的华服在闪闪发光……

  而且诗文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使人耳目一新,心中顿生希望。诚如帕斯卡尔所说:“耶稣基督用极简单的话讲论极伟大的事,似乎是出于不经意之间的话,但清楚明白,叫人容易明彻了悟,这样明白而又天然浑成的简单,直是神奇之至。”

  朱维之先生读了这首诗后,叹为观止地说:“就是我们生在今日,虽没有福气去亲耳听他说教,但一读这些翻译的文章,也觉得如临一泓碧水,清澈可见水底的游鱼,同时又觉得它深沉壮阔,真是千古不易的诗的说教。”

  刚才我们通过太6:25-34节这首如图画般的诗的欣赏,给我感觉到耶稣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修养有素的哲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他在名义上并不是什么哲学家,可是实际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像他那样伟大。”虽然耶稣并没有像保罗一样在犹太拉比名门之下受教,但他却在广博的大自然中,在丰富的人生经验中孜孜不倦地学习,最终造就了他成为一流的诗人、一流的哲人,照刘小枫的说法,或者可称其为“诗化哲学家”。所以让我们切记:在狭窄的某一学科中所得的哲理,表面上似乎有独到之处,实则一管窥天,即不能普遍地适用于全人生,又不能合乎宇宙大原则,从广泛经验常识中得来的哲理却有永久的,普通的真理,前者是庸才在困学中所见的片面真理,后者才是天才的真知灼见,素有悲观大师之称的大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从愈专门的学科中研究的哲学家,愈是渺小,最伟大的哲学家是从最普遍的常识中产生出来的,耶稣显然是属于后者的。”可见如何才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诗与思呢?除非你像耶稣那样投入到大自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欣赏与体察大自然,并深入于人群中间,仔细观察及体悟人生,否则你将苍白一生、庸俗一世;除非你不要为生活忧虑,不要为生存做太过份的关心,否则你不能过有诗意的生活,不能过诗意的生活则意味着诗化的终断或终止。海德格尔也认为:人如何才能诗意的安居?第一,唯有诗化,诗化使安居成为安居者(在这里诗化并不是指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而言,而更多地是指人的感觉,人的存在的法度);第二,除非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从“筑居”进到“安居”,就是看守、修理、并管理自己的环境,“筑居”,在海德格尔看来不仅是指人建造自己的住所,也指人对大自然的珍爱、保护、操劳、种植,而“安居”则表示人在大地上和平的生活,也就是人与神的和平,人与己的和平,人与人的和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平,海氏认为只有和平相处才标志着人类真正的自由。

  现在让我们深入在这首诗中,来共同探讨诗化哲学家耶稣是如何论证“人——如何才能诗意地生活”。仔细阅读本段圣经,认真咀嚼,你可能与我一样,离座而起,拍案叫绝,忍不住地脱口而出,“耶稣真不愧为一位哲学家”。因为单单从本段圣经中就可以看出他思想的博大精深,如达炉火纯青之境,表达得浅显如鱼得水,叫吾辈等人羡慕至极。在短短的10节经文中,他指出了人类不能诗意安居的通病——为明天忧虑、对生存过分的关注,以至最终累昏,甚至累死。耶稣围绕着这一深刻命题而产生以下七个方面的辩证,指出忧虑的不必要性及忧虑对诗意生活的破坏。

  (一)、25节上半节开宗明义将论点提出来:“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在这里耶稣似乎把所有听众的病根抓到了,也就是人们身体苍老与属灵道路上倾跌的原因吧!因此,耶稣也直接点破,用了“我告诉你们”做开头语,接着在25节的下半节开始了他的第一个辩证。你们为什么为生活、为身体忧虑呢?“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用我们的言语来表达,耶稣似乎是说:上帝既然赐给我们生命,他当然能赐给我们喂养生命的饮食,上帝赐给我们身体,他当然也必赐给我们遮盖身体的衣服。就如保罗在罗8:31、32节所说: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赐给我们么?于是巴克莱幽默地说:“若有人送给我们一件无价之宝为礼物,我们当然确信这位给予者决不会吝啬、小气,或者毫不在意的把价值低微得多的装礼物的盒子也给我们。”在这里,何况是上帝呢?所以我们坚信上帝既然赐给我们生命,也必赐给我们延续生命的必需品。

  (二)、以飞鸟为例教训我们不必为明天忧虑。“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耶稣的意思乃是说:这些飞鸟在它们的生命中无忧无虑,也不想为那不能预知、预见的将来,积蓄食物,然而它们的生命依旧存活。何况你们这些既能撒种,又知收割,而且还会储存食物,天父岂不更顾念你们吗?显而易见的,主在这里并不是要我们停止撒种,不积极收割并储存。也不是叫我们不要积蓄金钱在银行里,更不是要我们不运用我们的理性去计划将来,做当作的准备。主的意思乃是要我们从飞鸟身上学习不为明天忧虑的功课,诚如犹大拉比西门所说:“在我一生之中,从未看见雄鹿去做晒干无花果的工作,或者狮子做看门者,或是狐狸去经商,然而它们都能无虑的得到养生之粮,如果那些被造来服侍我们的兽无虑地得到供养,被造来侍奉上帝的我们,岂不应当更无忧无虑地得到供养吗?”

  (三)、我觉得耶稣的第三个辩证有些幽默,他为要证明忧虑在任何事上都是没有用处的,于是说:“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这节经文在原文中有两个意思。其一,它乃表示没有人能够藉忧虑增长他一刻的寿命,这里的“一刻”在新国际版英语译本翻译为一小时(who of you by worrying can add a single hour to his life)。不论译文如何,它们意思只有一个,就是指忧虑的毫无用处,不能使你的寿命增加一点点。其二,表示没有人藉着忧虑使他的身长增高一个卡比特(英文译作cubit,就是“肘”的意思,一肘合十八英寸)。没有人因为忧虑,结果身高增加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市面上的“增高机”、“增高药丸”就不需要了。

  忧虑不但不能增加人的生命一点点,反而给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过早离世,现代生活中两种特征病症——胃溃疡与冠状动脉阻塞,多半是忧愁所招致的结果,医学上证实笑颜常开的人较为长寿,忧愁不但消耗精力,也损害身体,就如“箴言”所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愁使骨枯干。”甚至忧虑能影响人的判断力,减少决定的能力,使人逐渐消失应付生活的力量。唯愿人随时随地都能尽他所能——直到无能为力为止——让他把其余的交给上帝,因为人的尽头就是上帝的起头。

  (四)、接下去耶稣以百合花为例证说:“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耶稣所指的百合花,当然不是今日我们在谷中所见的百合花,那是一种巴勒斯坦盛产的巨大而色彩夺目的百合花,它们在巴勒斯坦的山旁只盛开一日。然而他们短暂生命中所表露出的华美与纯美胜过君王的锦衣。这例证实在太动人了,太美妙了,这一幅画映入我的眼帘,使我对当年耶稣在八福山上的教训一幕幕地进入想象状态。“天国的君王带着他的子民,漫步在山涧林泉之间,四周鸟歌花笑,王以甘甜柔细的例证,将至高的真理教导他们,以此安慰他子民的心。”

  你认为这是一个强调过分的比较吗?试将那绮丽、光彩夺目的百合花和所罗门极荣华时所穿的锦衣并置,他那缀满金丝、宝石的锦衣,在花朵前也顿然失色,若将所罗门王所穿的锦衣衣料,再用显微镜检查,那纤维与破烂的麻衣不相上下;但那百合花的花瓣,在显微镜下时,越是高倍的镜头,越显示它的精美绝伦。这真令人叹为观止,这实乃自然美与人为美的较量。基督仿佛又告诉我们,孩子们哪!张开你们的眼睛,看看那遍布满山的百合花,它们在荆棘旁,在山麓之阳,在小径旁,在谷底,神赐它们如此美衣,使历代君王的锦袍在相比之下,显得羞涩,看看这些被花团锦簇所点缀的绿地,你该知道:“那为百合花披华服的,自必为他的儿女备锦衣。”所以让我们多一些信靠,少一些忧虑吧!

  继而耶稣又说:花儿只有一天的生命,明天就被妇人拣去扔到炉里当作燃料了,但上帝今天仍以人力无法模拟的美丽给它妆饰,何况我们这些能劳苦,能纺线且有理性的他的儿女,他岂不更加关心吗?诚如巴克莱所说:他既然对待一日的花朵如此慷慨;决不轻易忘记他的至上的杰作——人类的需要。

  (五)、耶稣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反对忧虑的十分基本的论证,他说忧虑是外邦人而不是认识上帝之人的特征。“……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忧虑的产生主要是不信靠上帝,或者是小信。这种不信靠,在一个相信妒忌的、任性的、不可预知的偶像的外邦人,比较容易理解,他们天天为食物、衣裳而忙碌、忧虑,甚至拼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一个曾呼叫上帝为阿爸父的人,认识耶和华为独一的又真又活的神,并且认识神是有怜悯、有恩典、有丰盛慈爱的基督徒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让我们谨防忧虑,正如有人说:也许有比忧虑更大的罪,但再也没有一件罪比它更使人无能为力。不要为明天忧虑——这是耶稣的命令,也是通向平安与能力的途径。

  (六)、耶稣继续论到消除忧虑的秘决:“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这个国就是神的家,永生上帝的教会(提前3:15),正如他在主祷文里所告诉我们的:愿你的国降临。当我们像耶稣那样以父家的事为念,像保罗那样天天为教会的事挂心,这样,我们就是在思念上面的事(西3:1),犹如在地过在天的生活,从此我们哪能来得及为吃什么,穿什么,喝什么而忧虑呢?或者说:不要为这一些芝麻绿豆的事忧虑,有一件事是你们应当焦急,应当挂心,这一件事应使你们每一根神经昂奋,内心奔腾,血脉扩张,就是神的国——教会的事。

  那么先求神的义是指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基督徒在世过敬虔生活,成为一个饥渴慕义的人生,处处祈求神的旨意在地如同在天成全在我们身上,使我们能够天天行在义路上,行在他的旨意中,活出美好的生命,荣耀归于真神。

  (七)、最后耶稣直截了当地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圣经?雅各书》里有一个极深刻的小故事说:“嘿,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作这事,或作那事。”是的,老雅各说的极是,明天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也许明天你我已经不在了!何必为一个不属于你的世界忧虑呢?让我们学习以色列民在旷野拣吗哪过日子的生活,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让我们学习以利亚在基立溪旁、在撒勒法妇人家里的生活,一餐的难处一餐当就够了。只有这样的信靠,不为生活忧虑的人,才能过上诗意的生活、哲思的生活。但愿神的儿女本乎对真理的了解,基于上帝无微不至的关怀、基督本体性的召唤,又因圣灵活泼的感力,让我们接近神的创造,拥抱并修理大自然,同时透过接近、欣赏神的创造而享受神的同在,并一生活在神的道中,这样的人,就是温柔的人(雅1:21),而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安然居住)。诗人大卫在诗16篇中也说:

  神啊,求你保佑我,因为我投靠你。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
  “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论到世上的圣民,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他们所浇奠的血我不献上;
  我嘴唇也不提别神的名号。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
  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
  用绳量给我的地界,
  坐落在佳美之处;
  我的产业实在美好。
  我必称颂那指教我的耶和华;
  我的心肠在夜间也警戒我。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
  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
  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
  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
  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可见,只有投靠他,并一直信靠他,且不为生活忧虑,才能在大地上诗意地安居。

  ——人,在大地上诗意地安居。

  ——愿世间所有人,都能在大地上诗意地安居!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