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十三期 | 2004年3月]

艺术情怀

王鲁

  
  人类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其中一种表述方式是艺术,艺术理想化地协调了生活中的张力,即使在社会结构完备、学科细化、分工明确、艺术成为职业之后,艺术的外相也褪不去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从而弥合艰苦的因素为辛劳的人生增色添彩。人类的种种存在活动更多的是枯燥机械的因素,怎么能像艺术那样弥合这些因素彰显出人类精神活动的生命属性丰富生活的意义,这是人类为之奋斗惨淡经营的人生艺术。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神话的角色和先知的形象,关键在于“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其实人类本身具有这个内质,这是不言而喻的。人类的历史就是怎样让这个 “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彰显出来。
  早先人类群体的生存模式,职业化的社会形态并不明显,逐渐形成的国家和社会既是一种保障也是一种束缚,职业和学科既是妥善之举也是完善之限。精神的活动既然不能退回过去繁乱无序的状态,也不应成为组织生活的代价。把艺术作为闲暇的精神寄放或是把存在视为事业的精神寄托,过于浮浅和虚假,况且一旦联系到寄放和寄托就很难领会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人生的艺术可以不受职业的限制,职业劳作只是作为人们世俗生活的一种身份,并不是人们生活的根本性质,就像名字一样,身份只是对你的部分说明并不是对你的全部注释。上帝创世,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并且让人们管理这个世界,各行各业,触类旁通,综合利用,“管理”是人类维系自由创造展开精神活动的人生艺术。
  学科不分到学科细化,再到学科综合;行业模糊到分工明确,再到利益共享,谋生的身份与精神身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作为具像所指包含具体的职业内容,作为抽象的含义艺术不是职业的专利,艺术同样要归于人生的艺术课题之中。如果说传统艺术崇高的人文情怀促成艺术行业超出工匠艺人的划限,上升到精神的维度,如果说现代艺术极端的个人化导致艺术领域的突破,延伸到社会的维度,那么,后现代艺术让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促成人类各行各业还原艺术的内质,于是人们才这样说: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其实,人们都知道这里的艺术不再是具像的所指,而是抽象的含义,艺术家既要在职业身份中也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所有的人也可以在各自的职业身份中和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创造的人生艺术。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不局限于职业化的艺术形式,而是普遍存在的人生艺术。艺术家和所有的人、艺术门类和所有的职业一道谋划自由的社会结构并且维护创造的生存环境,领悟上帝的启示:“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
  艺术作为行业门类有待人们的欣赏,要满足于所谓的读懂它们,进入艺术家的领域。对于传统艺术,人们以求认识他们表现的是什么,对于现代派艺术,人们企图明白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做,进入后现代艺术时期,人们更希望能够像艺术家一样清醒地感受世界,不在于被动地作为艺术门类的观者,而在于主动地领悟自由创造的精神生活,使神话的角色和先知的形象更普遍的溶入人们各行各业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样的艰辛,一样的高尚。基督宗教最初也是与世人的生活有着普遍的距离,先是听信宣道,然后自我追问,再是个人见证。基督宗教是一条世俗化的线路,艺术同样也是一条世俗化的线路,世俗化并不是要害,也并不是进入现代人们精神生活越来越缺少,相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自由,魔鬼的面相也越来越被认识的清楚,个人主动承担生活每一天的义务与责任也越来越迫切。基于基督宗教信仰的启示,“管理”作为人生的命题,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才可以信赖,才可以分析自由创造的精神与随意率性地消解之间的矛盾。艺术与宗教往往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艺术。
  无论是信仰的启示还是艺术的本质,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在于弥合日常生活与信仰、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尽管这不是人类能独立完成的,艺术家做不到,神学家也做不到,或者说这是不可能,只能是可以的。弥合距离的用意是改变人们作为观者的角度,凸显个人的精神内质;放弃隔岸注目的参与,溶入到上帝造人管理世界的目的之中。如此,枯燥机械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色彩,不迷恋艺术家的名分;被动的生活操劳就有了自主的意识,不追求主人翁的身份。艺术的心扉打开了,天国之门敞开了,人们自由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负管理之责的自由人,也没有受统治役使的创造者。上帝启示人们:信我的人,有福了。“福”只能是自由的生活,而不是其它。20世纪末,世界新的格局,这一生存样式更为明朗。
  世人的生活准则与社会形态结构都与此息息相关,凸显个人的精神内质艺术才谈的上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和欣赏,溶入到上帝造人管理世界的目的之中人生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和参与。缺少这个关系维系,艺术容易沦入浮浅的观察和欣赏,人生可能沦入浮华的生存和参与。人类的历史为吻合上帝的时空观做着不懈的努力。
  翻开西方艺术史,神话并不承担历史的演进过程,圣经文本灌输艺术的灵感可以与人们一条清晰的圣事世俗化的视觉线索。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奠定了传统绘画的样式,先是一些表现圣经主题的画面,慢慢地人物被饰以世俗的扮像,圣母形象平民化,活动的背景代之以世俗生活的常景和实地可察的地形地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脱离于事件表现的肖像画,风景和静物也逐渐地透出尘世的生活气息,以风景和静物作为纯粹观察对象的绘画形式也获得了同样崇高的地位。终于,产生了唯米尔(Vermeer)圣事感化的风俗画,洛兰(Lorrine)圣灵庇护的风景画,夏尔丹(Chardin)圣恩意识的静物画,影响着后世的画家。
  绘画离不开视觉,视觉让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界,但是视觉给我们带来一个障碍:就是观察。观察在一定意义上只能让我们成为观者,欣赏的只能是理性认识,参与的也只能是感性附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源”生形,个人与世界是固定的距离;心源外系,造化心中,溶于“创世之形”,个人与世界是变通的关系。这不是写实不写实,写意不写意的艺术问题,“形”与“形”的差异,说严重些,这不是差异,而是区别。没有上帝的创造历史,人类的传统失去生命的活力。
  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让我们可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但是劳动给我们带来一个困惑:就是生存。生存在一定意义上只能让我们成为役者,自由只能是理想,创造也只能是感想。“物归天朝,人为御用”,“御用”之人,折磨自由的尊严;同为被造之人,按上帝之意管理世界,“管理”的信念,维护创造的价值。这不是计划不计划,市场不市场的存在问题,“制”与“制” 的差异,说严重些,这也不是差异,还是区别。没有上帝创造的意识,人类的行为消耗生命的能源。
  不是艺术决定我们的精神生活,而是我们对艺术的领悟决定我们的人生色彩,不是存在决定我们的生活意识,而是我们对存在的态度决定我们的社会建构。生命是自然,当下是偶然,现状是或然,进化是茫然,理想是应然,受造是必然。我们是在形而下的观察中参与还是溶入形而上的启示之中?这是“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前提。
  具体的说,在人类的生活现实中,艺术有两个概念,一是职业的含义,一是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后一个概念决定了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也可以说这是人生的艺术情怀。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是基于圣经的启示,接受“管理”的命题。如果不是基于圣经的启示,接受“管理”的命题,别说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连艺术职业也难保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为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最终彻底丧失人生的艺术情怀。有一些道理,艺术和人生都不可能回避,认识浮浅会沦为说教、沦为观念,只有深入才会产生效果。以单纯现世的观点,人类只能谈到“观察和欣赏”,只能谈到“生存和参与”,让人们深入“观察”也好,“生存”也好,让人们“欣赏”也好,“参与”其中也好,都只能是说教,只有溶入创造的本体奥秘,或许可以透过表面现象,还原人生的本质样态。避开人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只是谈超脱,让人们离现实人生越来越远,越来越清高;相反,谈到上帝,谈到原初创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靠近现实人生,越来越世俗。世俗是为了每一个人凸显自由创造的精神内质,不局限于艺术家、学人、哲人、神学家、政治家……。这是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启示,也是人类的救赎之路,只有彻底认识到人的世俗,才会知道人的需要。上帝的国近了。
  什么都可以说是艺术也可以说不是艺术,固守现实生存的现状碍于观察习成保守的心态,陷入世俗的现象碍于生存袭成顽固的心理,生活观念也好,艺术行为也好,只能是构成被动的循环。
  观察和欣赏,生存和参与只是生活的模式和现象,自由创造的精神才是艺术的内涵和本质,管理的命题才是人生的义务与责任。上帝是完整的奥秘!
  
  2002.5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