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网刊 | 第十期 | 2003年12月]

生命活水

周小安

  约四7-13:“有一个撤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圣经上的话往往蕴涵着很深的属灵意义。这一特色在《约翰福音》书中最为突出。上面读的这段经文,看来是在记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耶稣和他的门徒从耶路撒冷过节回家,路经撒马利亚省一座城外的一口水井,在那里遇上了一个来井边打水的妇人。耶稣主动地向这个打水的妇人提出:“请你给我水喝。”借着口渴喝水的话题,耶稣对这个妇人传福音。在第13节,耶稣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耶稣的这句话中所包含的人生真谛值得我们思索一辈子。我发现,直到今天,我的一生都可以很圆满地用这一经节来概括。我的见证将根据这经节而分为三部分:
  一、 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这是讲到我信主之前的经历;
  二、 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这是讲到我信主的经历;
  三、 生命活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这是讲到我信主之后的经历。

一、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1970年春天,我还不满十六岁,便只身到了湖南益阳去插队落户。当时文化革命的高潮刚刚过去,我真有一点厌倦了城市中的政治气侯,渴望呼吸一点农村的清新空气。我在益阳县一个生产队扎扎实实地干了快三年。不料这三年的农村生活,又叫我越来越渴望回到我所离开的城市生活中去。湖南农村生活的艰苦,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青少年难以适应的。特别是在农忙的季节,那种劳动的强度和生活的艰苦,不仅在当时叫我难以忍受,即使在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使我感到后怕。在城市上小学时候读过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一成了亲身的经历。除了这些皮肉之苦以外,社会的歧视也令人很难承受。我每次在农闲期间回到城市过节时,都对那些同龄的男女成双成对地进进出出羡慕不己。想到自己不过回城市暂住一些时日,不久就又要返回乡下,就不禁生出自卑自怜来:哪个城市的姑娘看得上一个下乡知青呢?我多么渴望能够迁回城市,哪怕做一个清洁工人也好。
  1972年冬,听说第二年将恢复因文革而停止了六年的高考。於是,我利用那年冬天农闲期间,回到城市跟我父亲学英语。在那段时间,我谢绝一切邀请,放弃所有娱乐,死记硬背,居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生吞活剥地啃完了大学一年级(当时的水平)的英语课本。返回农村后,我又抓住一切空余时间自学数学。我於六六年文革开始那年小学毕业,名义上算是六九届中学毕业,其实只有小学的底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自学,居然也取得了一点显著效果。在1973年首次恢复的高考中,我首先在所在公社的预考中成绩拔尖,接著又在县城的正式考试中表现突出。不久就得到内部消息,我已被本省一所大学英语系录取。无奈录取通知书迟迟下不来。后来才知道出了“张铁生事件”,原来的录取被推翻了。失望之余,我只好带著沮丧的心境投入秋收。一天,正在田间出工的时候,收到乡村邮递员的一封信。拆开一看,竟是一纸录取通知书!我被一所中专录取了!我第一次尝到了自我奋斗的甜头。
  在中专度过了二年的校园生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教中学。当时正值读书无用论盛行,中学老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成年累月与一班顽皮不肯读书的工人子弟打交道,实在没多大意思。正当我感到生活既无聊又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传来了文革十年以来再次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在七三年进大学,否则就成了“工、农、兵学员”,将失去参加高考的资格。1977年,我随同一群高中的学生一起参加了全国高考的试点考试。也许太紧张了,考得并不理想。在等候录取通知的期间,我真是提心吊胆,担心会出现学生考上了,老师却没考上的尴尬局面。录取通知书终於下来了!全中学只有我一人被大学录取,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大学四年可以用“专心读书”四个字来概括。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有紧迫感,想争取把过去所荒废的时间补回来;一方面是由于我不甘落在人后,因为看到周围的同学个个都在用功。平日就够用功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读书读得更是天昏地暗,有时侯见了熟人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甚至说话也语无伦次。大学毕业后,总算留校任教,跟着结婚成家。心想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不料考研究生的压力接踵而来。不少同届的同学已经考上或正在准备报考研究生,自己若再不行动,岂不要落后了?此外,作为高校的教师,如果不读个研究生,将来怎能够胜任呢?於是,我只好硬着头皮、抖擞精神,报考了在职研究生。被录取以后,我就一方面享受教师的待遇,一方面又可以安心读书,做研究。
  如此顺心的日子没过多久,出国留学的潮流又滚滚而来。许多年轻、冲劲足的研究生同学都在斗志昂扬地准备“托福”考试。于是,我的心也开始躁动,不能安于现状了。到了研究生要毕业的那一年,我便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准备“托福”考试。走在前头的研究生同学已经有多人被国外大学或研究院录取,并且大都拿到了奖学金,正在办出国手续。于是,我也忍不住从他们手中拿到几所加拿大大学的通讯地址,寄出了五份申请。很快就有其中一所大学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就这样,1986年秋,硕士论文答辩刚完毕,我就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告别亲友,出国留学了。
  所在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要修的课程并不多,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同指导教授做课题研究。我一心要在留学期间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尽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多发表论文,以期将来回国后提升职称。所以,除了读书,研究之外,我再无暇顾及其他了。有一次在唐人街遇到一位老太太,寒暄几句后,她要了我的电话,说是以后同我联络。从此,每到周末,她都会打电话来,邀请我参加一间教会的聚会活动。虽然据她说,教会提供免费的晚餐,但我总是推说太忙,始终没有前往参加过一次。
  当时的留学生大都是准备学成回国的,我也不例外。可是,那一年的事件改变了一切。在之前的日日夜夜,每一个留学生都守侯在电视机的萤光屏前,关注着学生的命运。大家都在幻想学生的行动也许会带来中国改革的希望。但是,在愤怒,绝望之余,大家都选择了“永久居留”一途。对我来说,这个迫不得已的人生转向太急剧了。本来,学成回国,回到母校教书,科研,这是一条既定的坦途。现在,我被迫在国外重谋出路。对此,我真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当时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完成,是关于“超弦”方面的理论研究。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有人在“弦”理论上进行开创性探索,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吸引了许多国际高能物理界的一流人才在这个领域研究。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末,“超弦”研究看来走入了死胡同,不少研究者纷纷转向。尽管我在这个领域己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当时却连一个博士后的位置都找不到。我为自己的出路万分苦恼。辛苦奋斗这许多年,却要面临失业或改行,这个落差实在太大了,令我无法承受。我日夜焦虑不安,脾气暴燥,简直要精神崩溃了。
  自1970年以来,我在世上追求成功整整20年,其间虽然也尝过一些短暂的满足,但总是很快就不满足了。耶稣的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喝这世上的水,还要再渴。

二、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
  这时候正值1990年夏,一位朋友邀请我们一家到西雅图去玩,在那里我们受到了真诚和盛情的款待。那位朋友虽然也面临毕业,但他满有平安的神态,与当时的我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交谈中,那位朋友向我们见证他信耶稣的经历。他和他太太常常发生厉害的争吵,甚至发展到要离婚的程度。夫妻常常为此而深感痛苦。有一次,在万般无奈中,他尝试向耶稣祷告,求耶稣帮助他解决夫妻不和的难题。祷告后,他便感到应该向太太认错,请求饶恕。当他这样做时,他太太也非常配合,因此夫妻关系得以大大改善。
  朋友的见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对基督信仰产生好感。那位朋友趁机向我推荐亨利·莫瑞士所著《科学创造论》一书。我一口气读完,很受启发。回到温哥华后,受朋友邀请,我就欣然参加了一个家庭查经班。第一次查考圣经,经文是《路加福音》第12章,耶稣论“不要忧虑”一段。这段经文和那天晚上的查经改变了我对圣经和基督教的看法。我觉得耶稣的话句句说到我心中去了,也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我当时正在为前途和生活忧虑,而且无法克服它。耶稣深刻地指出人忧虑的根源是不认识天地的主宰,与他毫无关系。结果,人就把人生的根基建立在自己身上,于是便有了无尽的忧虑。
  耶稣一方面提醒我们观察天上的飞鸟,百合花和野地的小草,它们既没有人那么大的能耐,却比人活得更逍遥自在。由此使我们想到必定有一位隐秘的护理者,耶稣称他为天父。另一方面,耶稣又向我们指出人的有限,连自己的身量或寿命也不能增加一点,又怎能自作主宰,企图控制一切呢?所以,人克服忧虑的关键在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并且与宇宙的主宰建立良好的关系,全心信靠他的护理。
  虽然当时我还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但我却认识到圣经的话包含着极不寻常的智慧,绝不像我原来凭空想像的那样原始、过时。耶稣的话语完全不同于科学的话语。科学虽能揭示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但对个人的生存焦虑却漠不关心。但耶稣的话句句针对着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全感。耶稣的话语也与人类哲人的话语完全不同。历代的哲人,即使关心人生的焦虑和苦难,却明显地受人的眼界的限制。耶稣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处处以神的眼光看待事物,展现造物主的性情。后来我才知道整本圣经都是以神的眼光看待事物,以神的口吻说话。圣经的这种特徵,与圣经宣称出自神的默示,是完全一致的。当时我真有点后悔为什么这么迟才接触圣经和教会。
  从此,每周五晚上在牧师家的查经聚会,像磁石般吸引了我。当时,我居住的地方离牧师家较远,但每一周我都期待着查经的那个夜晚到来。是什么东西对我具有那般的吸引力呢?是圣经的话语,弟兄姊妹之间的分享,彼此的关怀和问候,是一种虽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的主的同在。
  在一个冬日的雪夜,气温骤降,路面冰滑。我开著车往查经聚会驶去。不料,在一个十字路口,那辆老爷车熄火了。我把车慢慢推到路边,心里却充满了遗憾和惋惜,为失去一次查经众会而感到茫然若失。这次经历使我更体会到教会生活的宝贵。不久,在对基督救恩有了一点基本认识后,我就决志信主,并且受洗归入基督。教会也就成了我的家。
  在我信主之初,对罪并没有多少认识,也谈不上彻底的悔改;只是笼统地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愿意接受耶稣十字架的救恩。但信主以后,经过查读圣经和圣灵的光照,使我渐渐对罪加深了认识。耶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如果不认识罪,也不会真正认识基督的十字架,也不能经历重生,获得新生命。
  我认识罪的第一个突破是,真正明白了“罪”字的原义。在圣经中,“罪”字的原义是“矢不中的”,箭射不中靶心。其实,在查经、听道和读属灵书籍时我经常碰到罪的这个定义。但在蒙光照之前,那不过是一个头脑中的名词和观念而已,并不真正明白。关键在于“的”或“靶心”是什么?我以前之所以缺乏罪的意识,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心目中的“靶心”是自己的良心和公认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按照这个“靶心”,我并不感到自己有罪,至少罪的意识薄弱。我反而觉得自己是一个弱者,处处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威胁。我活着只是要努力图存,避免受伤,何罪之有?
  但根据圣经,“的”或“靶心”是神的律法和神自己。这两者是其实互相关联的,因为神的律法体现神的性情和他自己。神的律法是绝对的,并不会因为现代人普遍信奉道德相对主义而改变。神的律法是崇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并且“爱人如己”,而不仅仅限于“尽量不伤害别人”而已。神的律法是完备的,它不只关涉到外部的行为,而且关涉到行为的动机和人的心思意念。按照神的律法,我不能不承认自己是个十足的罪人。按照神的律法,我其实是一个对神不敬虔、对人很自私的人。
  首先,我在神面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神赐给我生命、气息和智慧,也供应我生活中一切所需要的条件:空气、水、阳光、以及一切生存所必须的环境。这一切都不是我的劳动和努力所赚得的,而是神白白赐下的。但我不仅从不对神心存感恩,反而相信“劳动创造一切”。这难道不是忘恩负义吗?我一心只向往个人成功,名位、财富,一生只崇尚个人奋斗。不要说从不把神放在心上,也很少把“邻舍”放在心上。我虽然没有触犯刑法、进过监狱,却经常心怀嫉妒、贪心、幸灾乐祸、惟恐天下不乱。见到容貌出众的异性,也难免会动心,甚至产生不良的念头。
  我认识罪的第二个突破是,真正明白了单数“罪”的含义。在圣经中,“罪”有单数、复数之分。复数的罪指具体的、可数算的罪行、过犯。单数的罪指罪人的状态和性情。如果只认识复数的罪(这比较容易),而不认识单数的罪(这比较困难),对罪的认识就仍然是片面的、肤浅的。因为复数的罪不过是罪的果子,单数的罪才是罪的根本。如果不认识单数的罪,不砍断罪的根本,复数的罪就会层出不穷。
  罪是人堕落之后的一种本性。在十九世纪时,马克思针对圣经中关于人因罪性而有犯罪行为的教导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人因私有制而有私心,而私有制又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这个观点出发不难得出一个推论:只要铲除了产生私心的土壤--私有制,人的私心是不难克服的。另一个与此相关的推论是:公有制一定会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带来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究竟是因人的私心产生了私有制,还是由私有制产生了人的私心?这个问题在十九世纪时,是一个类似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然而,到了二十世纪,这个问题却有了检验的机会。经过大半个世纪在差不多半个世界内实行公有制,结果发现,“大锅饭”不仅没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自私狭隘的攀比,权力的明争暗斗,以及管理的官僚主义和僵化等事实有力地证明,人的私心并没有随着私有制的土壤一同铲去,公有制不能消除人的私心。
  归根结底,是人的罪性导致了人际间矛盾和冲突,也是罪性产生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邪恶。如果人的罪和罪性得不到处理和改变,仅仅制度上的变革是于事无补的。历史证明圣经对人罪性的揭露是完全正确的。
  罪是一种状况,是人自立为王,自命为生命之主,是人自我崇拜。当我们处在这种状态时,我们的自我便取代了神的地位,占据了我们生命的宝座,我们就是拜偶像的人。回顾自己的过去,我不能不俯伏在神面前承认自己是一个罪魁。且不要说在信主之前,在我的生命宝座上,从来没有为神留任何位置;就是在信主之后,大多数时候,我不也是把自己放在首位,把神放在次要的位置吗?我自我奋斗,追求名位,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吗?即使是我的忧虑,恐慌,不也是因为依靠自我、而不依靠神吗?
  我认识罪的第三个突破是,明确了真正的认罪必须有悔改。根据圣经,悔改不只是笼统地承认自己是个罪人,而要在具体的、一件一件的罪行上离弃罪恶。这包括“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也要对政府,对雇主诚实无欺。“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弗4:25-26);远避偶像(约壹5:21),除去家中一切“当灭之物”(申13:17-18);“远避淫行”(林前6:18),过去若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一定要立刻中止。过去若伤害了别人,去向对方道歉,请求饶恕;若给对方造成了损失,要作出适当的赔赏等等。总之,真正的悔改一定要付诸行动。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真正的认罪悔改,会在悔改的人心中产生敬畏神的意识。因着这种意识,又在人的心中产生抵抗犯罪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对不同的人也有强弱之分,不一定能使人人都完全不犯罪。)在我信主一年多时,我们意外地有了第二个孩子。当时我妻子正生病,家庭医生也建议流产。以前不信主的时候,我们曾做过几次人工流产,但因着对神的敬畏之心和信心,这次我们才没有像信主之前那样去作,结果才蒙了神的恩典,有了第二个孩子。
  真正彻底的悔改,不只是为一件件具体的罪行和过犯而悔改,还必须为单数的罪而悔改。这也许是我认识罪的第四个突破吧。在初信主的时候,我原以为只要接受耶稣为救主就行了,而不一定要接受耶稣作生命的主。结果,我把救主这个身份归给耶稣,却把主这个身份留给了自己!我靠着救主耶稣脱离了黑暗的权势,从撒但的国度归到神的国度;但是,在神的国度里,却不让基督作生命的主,而是让自己作主。
  后来,在圣灵的光照下,我才认识到,一个人因信得蒙救赎是神白白的恩典,人不需要付任何代价;然而,天国的法则与世界的法则却绝然相反:在天国里是基督作主,在世界则是人自己作主。一个人不能在天国里仍然合法地按世界的法则生活,所以真正的悔改包括了主权的移交。面对这个真理的挑战,我在神的面前降伏,走下生命的宝座,让神作我生命的王和生命之主。
  1992年,我感受到主的呼召,决定踏上全时间事奉神的道路。

三、生命活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主耶稣在这里应许那些喝他所赐的水,就是接受他的生命救恩的人,里面要涌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所赐的生命在我们里头要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耶稣在另一处地方也曾说过:“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我信主已经十三年。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丰盛生命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进入一种与神的恩情关系中。约壹3:1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成为神的儿女也就是进入一种与神的恩情关系中。这是一个极大的恩典。当代最流行的假宗教是“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信奉这种假宗教的人完全不能领会成为神的儿女是一个何等的恩典。这个恩典关系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根基。可以说,只有进入了这种恩情关系的人生才有终极的意义和幸福。没有进入这种恩情关系的人生,最多只有短暂的意义和快乐,终究却是虚空和无聊的。
  现代人崇尚个人奋斗、事业成功、出人头地,永无止境地追求财富、权势和自我满足,以为这一切能够带来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其实,无数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条人生的死港。从没有一个人在这条人生的道路上真正获得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从根本上说,不是人可以凭个人努力所能够赚取的。凡走这条路的人到头来都是虚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所写的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将这种人生的虚空十分深刻地刻划出来。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主要描写一位老渔民一次出海捕鱼的经历。这篇中篇小说之所以如此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在于它所描写的经历正是我们人生的缩彭。小说大致分三个段落。第一段描写一个老渔民,由于运气不佳,常常捕不到鱼,因而穷愁潦倒的苦境。
  第二段描写这个老渔民有一次独自出海捕鱼,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由于这条鱼太大,船又太小,于是这条大鱼带着鱼钩,将老人的船一直往浩渺无边的深海游去。经过二天二夜的拼搏,老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捕到这条长18英尺,重1500多磅的大鱼。第三段描写这个老渔民拖着所捕获的大鱼往海岸边摇。但一路上不断遭到鲨鱼的争夺。最后终于精疲力竭,所捕获的大鱼也被鲨鱼吞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这个老渔民的出海经历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苦于没有赚钱或成功的机会。等到有了赚钱或成功的机会,又被工作或事业紧紧地拖着走。最后,创业成功了,又要为守业拼搏,直到用尽最后一丝气力。然而,人生到头来却是衰老、疾病和死亡,最终逃不过“水中捞月一场空”的结局。
  当代最流行的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把人生当作一个战场、一个竞技场,人生的首要目标、甚至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成功。这种假宗教把超功利、超经济利益的恩情关系看得一钱不值。然而,就像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满足一个贪心的人,再多计量的毒品也无法满足一个有毒瘾的人,同样,任何的成功和消费也无法给一个缺乏恩情关系的人带来生命的意义和幸福。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他幼年的时候,从没有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关爱和温情,也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和爱护;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任何超功利、超经济利益的恩情关系;这样的人,他即使赚得了全世界,你想,他的人生会有真正的意义和幸福吗?
  信耶稣带给我对人生的一个重要领悟就是,使我认识到我过去所走的自我奋斗、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是一条错误的人生道路。这条道路永远不可能带给我真正的满足,也不会带给我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到头来,只能带给我不满足、无尽的忧虑和虚空。人生并不是一个竞技场,更不是一个战场。人生原来是一个恩典。有意义和幸福的人生根基并不是个人成功,而是一种白白赐予的恩情。对人生的这样一种领悟,并且实在地进入与神的恩情关系中,是丰盛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丰盛生命”的第二个要素是为神而活,并且活出神的荣美来。自从九八年我来教会全时间服事以来,不觉己有五年。这五年是我一生中活得最充实、也最喜乐的日子。下面是我的一点领受。
  保罗在林后5:15说:“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是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保罗的一生为这句话作了最佳注解。他的一生,就是神所喜悦的“活祭”(罗12:1),也是每个基督徒的榜样。保罗受耶稣的亲自选召,作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宣教士和布道家。他一生中遭遇过无数的属灵攻击和宗教逼迫,经历过各种劳苦、鞭打和监禁,也碰到过各样的危险,承受着各种心灵上的痛苦、软弱、疲惫,饥寒交迫,还有牵挂教会的忧心。有时候,他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但是,他的足迹遍布当时罗马帝国许多最重要的城市,他在那里布道,开拓,建立了以外邦人为主体的教会。在他晚年的时候,他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王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6-8)
  保罗的事奉得力和生活得胜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人生有焦点,有标竿,正如他在使徒行传26:19所说:“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他一生都朝著这个焦点,向着这个标竿直跑,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拦阻他,这就是他事奉得力和生活得胜的秘诀。
  回顾自己信主前的生活,那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活。我虽然在世上不断地追求,却总是得不到长久的满足。当自己的目标达不到的时候,我感到不满足和痛苦。当自己达到了目标时,满足感只是很短暂的,很快就不满足了。我那时献身於财富、名誉、地位、成功和享乐。然而,这些目标都没有永恒的价值。当我离开世界的时候,这些目标都要转眼成空。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一个人自出母胎以后,就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钟表,他的人生是倒数记时的短暂过程。直到发条走完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正如中国的古话说:“人生如白驹过隙。”
  雅4:14说:“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一个没有献身给的神的人生也要如此消失。人人都应当明白,一个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作交换。
  当我把自己全然奉献给耶稣、并且为他而活以后,我感到自己在世上作的每一件事就有了永恒的价值。约6:1-14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一个神迹。在那个神迹中,耶稣用一个小孩的五个饼、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我个人的生命就像那五个饼、两条鱼,本来是很不贵重的。然而,我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交在主手中,主若使用,我相信主将使这生命变得有价值。

2003年10月
       

 非特别注明,本刊所录文稿均为作者惠寄或经特别授权。转载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