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影视评论 字体大小:- +  打印
贫穷的人有福了——霍建起影片《暖》观后
作者: 麦克 [信仰之门/www.GODoor.net]    



  《暖》似乎讲述的是一个老套子的故事,在唐传奇或者元明戏曲里,它叫做“始乱终弃”;在我们这个时代,则称之为“见异思迁”。在一个城乡差别巨大、社会等级明显的社会里,这样的悲剧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的。在新时期的电影中,我们最早在《人生》中看到了对这一主题的开掘,高加林把贤惠的巧珍遗弃在黄土地上,投身于城市的滚滚红尘。当他回首那段爱情岁月时,他是一往情深的也是充满愧疚的。《暖》也继续了这样一种忏悔的感伤的基调,但它又增加了另外的音符,那就是哑巴和他一生没有表达或者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这就使得整个故事反转过来,从而具有了一种全新的意义。
  耶稣说:“贫穷的人有福了”。这部影片可以成为耶稣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注脚。耶稣这句话中所说的贫穷不仅说的是物质上的贫穷,也是指的精神上的贫乏;不仅是说实际上的贫穷状况,更是指心灵里的饥渴感受。贫穷与丰富总是相对的,它们在每个人身上的分布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在这方面贫穷,但可能在另一方面丰富,反之亦然。再说,贫穷、丰富与幸福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丰富的人不一定幸福,贫穷的人不一定不幸福。其实,人正是由于贫穷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贫穷,从而会对他所没有的东西更加向往渴慕,会对他所拥有的一切倍加珍惜,所以他们会是真正有福的。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暖与井河还是穷乡僻壤天真无邪的中学生时,他们是幸福的。暖最大的喜悦是能够参加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镇上演出。这时候,她与井河的关系是稳定的,秋千架见证了他们少年人的心事与欢乐。但是省剧团的到来打破了这个乡村的宁静,也搅乱了这对少男少女的生活。暖被剧团的小武生英武潇洒所吸引,全部的心事意念都转移到了这个城里人身上,而对身边一直给她以关怀和照顾的井河则视而不见了。外来的刺激和诱惑总是打破人内在的平衡,勾起人无尽的意欲与想望,而当事者甚至都不会去考虑这想望与现实之间有多长的距离。而正是在这种时候,幸福悄悄离去,苦难逐渐降临。也许是小武生真的看到了暖身上的艺术潜质,也许仅仅是因为他喜欢上了这个对自己脉脉含情的乡下少女,他给了她一个成为演员的梦想,也给了她一个会来接她的承诺。暖就这样满怀希望地默默等待,以至于学业都荒废了,没有能够考上高中。可以说,这时候,她在容貌和情感上是丰富的,但在知识与智慧上却是贫穷的。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她的宝贵青春时光在等待盼望中消逝。她没有太珍惜井河对自己的感情,只是把他放到了候选的位置;她甚至都放弃了考县剧团的机会,因为这时候的她的目标已经不是县剧团,而是小武生所在的省剧团了。当一次次的等待都落空了,一个个的希望破灭了,她才回眸现实,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井河。但是,就在他们共同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就在他们年轻的心随着秋千架飞扬的时候,悲剧发生了:秋千索断了,他们从秋千架上被摔了下来。井河倒没有大碍,而暖却从此就跛足了。也许这就是生活对她好高骛远的一种管教与惩罚吧。这回她彻底从云端被摔到了地面:本来美丽还是她骄傲的资本,可现在这点也失去了,所以,此时不仅她的梦想破碎,她的自信也顿然消失了。虽然井河还对她依然如昨,可她已经没有昨夜星辰明月时的心境了。当井河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并不高兴,她凭着经验感觉到,他们分手的日子到了。尽管井河临别时,给了她郑重的承诺,但这并不能使她宽心:她知道,这是靠不住的。作为一个遭受过命运沉重打击的传统农村女性,她没有力量和信心去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而却还保有内心的自尊与骄傲。所以,当井河没有亲自回乡来看她,而是以书信来敷衍她的时候,她再一次被抛入了绝望的深渊。这回她没有重复那漫长而难熬的等待,而是连看也不看就断然撕掉了来信。是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决定,这样的藕断丝连只会拉长人的煎熬与痛苦。不管哑巴有没有撕掉第二封信,他们的分手都是一个必然。她知道井河不愿意主动地提出来,也就自己给了他一个台阶和借口。当她抛弃一切的幻想,而真正站立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时,她反而踏实了。她不再图那小小的实利,离开了别人给她介绍的镇上那个售货员,回到家里过耕种的生活。这时候,那个无数次令她惊惧与害怕的哑巴浮出水面,进入了她的视线。在她最艰难的时刻,他用自己坚实的身躯承受了她所有负担。她此刻才意识到,这才是真正能够与她相伴一生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贫穷,这才是生活的真正起点。于是,她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生活虽然艰辛,却也不乏温暖。生活并不亏负人,只要你真诚地对待它。
  如果说在暖身上体现了命运对人的作弄,现实对人的改变的话,那么在井河身上则真实地表现了人内心的自私与无奈,表现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苍白。在他还是一个乡下少年时,暖在他眼中美如天仙,与暖的交往也给了他少年人的自信。这时候,他的爱是单纯而执著的,他为她的美丽而沉醉,为她幸福而挂心,小武生的介入令他伤心,但却没有降低他的热情。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她关心与帮助,他甚至也真心希望小武生来把她接走,让她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但是,随着处境的改变,他的心也随之驿动了。到了城市上了大学之后,他的知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这段情感的份量在他心目中就不一样了。尽管他对之还十分珍惜,但现实告诉他,要实现和继续这段情感,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他嘴上不愿意承认放弃,但心里是很清楚的。人有了一定资本之后,也就是在他自认为丰富之后,他的目标与追求就与从前不一样了。这也许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而是人性共同的软弱。当初让暖苦苦等待的是那个小武生,现在却轮到他自己了,而他也同样要让她的等待落空。他感到了自己的无奈与无助。他与一个留校的女同学结了婚,有了城里人的生活。与暖的那段情感只能藏在记忆的深处了。十年没有还乡,掩盖着他又怀念又欠疚的内心。十年后的重逢,暖艰辛的生活使他感慨万千,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她的内心,他也只有选择归去。实际上,自以为丰富的他,在暖和哑巴面前,真正感到了自己的贫穷。
  影片中最贫穷的是哑巴,最执著的也是哑巴。因为贫穷,物质上的贫穷和身体上的贫穷,他的愿望反而更加的坚定与执著。他是以一种怪异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的:突然地跑到她跟前抓她一把,死死地追着她要送她一草帽鸭蛋。这也许是欲望,也可能是真情,不管怎样,却总是给她带来了恐惧与惊吓。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他的梦想会变成现实,但他却从不放弃。他一直在默默地等待与盼望,有时候也以幻想来鼓励自己,如他在月夜独自抚摸推送着暖经常荡的秋千架。在这场漫长的情感之旅中他也逐渐地改变了自己。在暖与别人经历悲欢离合时,他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安慰与支持:当暖迷恋上小武生时,他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井河度过感情上的难关;当暖摔伤后,他又帮助井河推着自行车送暖急忙奔医院;当井河上大学后,他每次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着把井河的信带给暖;当暖赌气地扔掉井河寄来的皮鞋时,他又冒着大雨费力地在水洼中捞取。他一心只想让她高兴与快乐。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与狭隘:他也会以最极端的方式表达他的愤怒,把拦截他鸭子的井河掀到了小河里;他也警惕着井河对他们家的拜访,以硬让暖吃下自己嚼过的糖来表示对她拥有。但可贵的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贫穷,却并不嫉妒别人的丰富。他从井河送给女儿的糖块、红雨伞中,从井河的言谈举止中知道了井河的丰富和外面世界的精彩,他觉得暖本来应该与井河在一起过这种丰富的生活。所以,他为自己撕掉了井河给暖的信而愧疚不已,认为是自己破坏了他们的幸福;所以,最后他真诚地要井河带着暖和女儿一同离开,他愿意为了暖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感受到他对暖的爱情之深厚与炽烈。是的,他是贫穷的,无论在哪方面他都是贫穷的。但正由于他知道自己的贫穷,所以他敢于幻想,也敢于放弃,而恰恰在这时候,他成为富有,他比小武生、比井河都更富有,他所拥有的,是他们所远远不能想望的。
  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固定在一个格子里、一个位置上。人总是从这个格子、这个位置去看世界、看他人,也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去设计前途与未来。当我们这样生活的时候,我们是贫穷的,也是软弱的。但我们往往无视于自己的贫穷,无奈于自己的软弱。其实,有些东西是超出我们的格子与位置的,有些东西也是无法去设计与规划的。而这些东西要比我们所拥有的更丰富。生活是吝啬的,它会对那些自以为丰富的人掩藏自己的丰富;生活也是慷慨的,它会把自己的丰富展现给自觉到贫穷的人。暖也好,井河也好,哑巴也好,他们都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方式体认到了自己的贫穷,生活则回报给了他们各自的丰富、各自的幸福。贫穷的人有福了。
  

来 源: 感谢著者惠寄信仰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