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门 | 分类文库 | 分类书库 | 圣经典藏 | 精典图库 | 音乐收藏 | 在线贺卡 | 在线影院 | 检索中心 | 联盟论坛 | 访客留言
   教牧资料>>教牧辅导>>殡葬中有关悲伤情感和受苦的反省――一个牧养神学的初探 打印
殡葬中有关悲伤情感和受苦的反省――一个牧养神学的初探
作者: 宾升泰 [信仰之门/www.GODoor.net]    



引言
  一般而言,教牧的职责主要包括宣讲圣道、施行圣礼(及其它礼仪)和维持教会次序。由于人生总免不了生老病死,因此基督教会除了两项圣礼之外,殡葬礼可算是众礼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华族而言,有关殡葬事宜,一般都包括临终、初终、殓、殡、葬和祭六个部分。1就基督教会而言,殡葬礼仪则包括临终礼(天主教)、入殓盖棺礼拜、安息追思礼拜、安葬礼拜三至四个部分。
  从实践神学的角度观之,有关殡葬事宜的讨论是不能越过死亡和悲伤两个实存的层面。另一方面,现代教会之丧礼一般都以基督复活的大能和胜利为主题。结果在悲伤和盼望的强大张力底下,教牧必须回答一个非常基要的问题:「丧家在殡葬过程中(甚至之后)流露忧伤且洒泪,是否为一种没有信心、没有盼望的表现?」在殡葬事宜上,教牧的职责是否只是尽量减轻丧家的心灵苦楚?
  倘若答案都是否定的话,那教牧的首要职责是什么呢?其背后的神学理念又是为何?本文尝试通过奥古斯丁丧友事件的神学反省,以及十架神学作为这课题探讨的起点,盼望能理出一些牧养原则为日后所用。

1 探讨有关丧离之悲伤情感的牧养神学
  情感是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不单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渗透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悲伤的情感是人类最普遍,但却是最深刻的体验之一。悲伤有时能激发人向上奋斗,也有时让人生发苦毒、愤恨和绝望。在《圣经》的记叙中,就连那位成了肉身的上帝也有忧伤愁苦的时刻: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便对他们说: 『 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大廿六36-38)。悲伤的情感即是如此的普遍,教牧当如何给予丧离之悲伤情感一个定位呢?以下之个案及反省尝试回答这一提问。
1.1 奥古斯丁面对好友的逝世(个案)
  提到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354-430 AD),一般人只想起他那博大精深的哲理和神学,很少人会去留意奥氏心灵深处的感情世界。这里尝试通过阐述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一段与其友人的感情2及分离后的情感状况。
  奥古斯丁在未信主前曾担任教书职务。后来他结识了一位非常知己的朋友,他在书中回忆时说:「那时我和他的交谊真是无比甜蜜」3。可惜奥氏这位好友突患恶疾,最终为寒热病所胜而与世长辞。奥氏首次经历到人生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悲痛。书中记叙:「这时我的心被极大的痛苦所笼罩,成为一片黑暗…过去我和他共有的一切,这时都变成一种可怕的痛苦。我的眼睛到处找他,但到处找不到他。我憎恨一切,因为一切没有他;再也不能像他生前小别回来时…」4
  奥氏在书中强烈的表达自己失去好友的悲愤,也在自问自答中表达自己的无助:「你为何如此悲伤…我的灵魂不知道怎样答复…我背负着一个破裂的、血淋淋的、不肯被我背负的灵魂,我也不知道把它安置在哪里。」5对当时的奥氏而言,世上再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这段感情。他回忆说:「这温柔的友谊为我说来是超过我一生任何幸福」6奥氏对朋友的感情在寥寥几笔的白描中,感人至深。从他悲伤的思忆中勾起了爱、恨、愤、怨、悲感交杂着的情绪,表露了自己对友人深切的悼念。
1.2 吊丧后的情绪及神学反省
  多年以后,当奥古斯丁回忆这一段往事时,他向上帝祈祷:「主啊,这一切已经过去,时间已经减轻了我的伤痛。我能不能把心灵的耳朵靠近祢的嘴,听听祢给我解释…」7奥氏在祈祷中仍抑不了悲愤的情绪,他质问上帝:「祢虽无所不在,但祢是否把我们的苦难远远地抛在一边?是否祢悠悠自得,任凭我们受人生的簸弄?是否因为我们希望祢俯听垂怜,(祢)才感到甜蜜?」8奥氏并没有隐瞒他内心的矛盾,他一方面「极度厌倦生活(希望能与好友一同死去),一面却害怕死(亡)」9;一方面「越爱他(好友)」10,另一方面却「越憎恨(他)」11。
  很显然的,奥氏丧友的伤痛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也没有因他皈依大公教会而结束。他分析自己忧伤的源由时指出:「何以这痛苦能轻易地深入我内心呢?原因是由于我爱上一个要死亡的人,好像他不会死亡一样」12。换言之,友情虽然可贵,但是,当人容让受造必朽之物(如友情)来取代那不朽的上帝时,人必陷入痛苦之中13。奥氏发觉,原来自己的痛苦是源自个人情感的错置,这也正是他得罪上帝的地方。他开始向上帝忏悔:「这是我的心,我的天主啊,我的内心是如此…你清除了我情感的污秽,使我的眼睛转向你」14
  奥古斯丁意识到除上帝以外,一切皆无常。他因此重新理出人与人、人与上帝关系的新次序:「谁爱祢,在祢之中爱朋女,为祢而爱仇人,这样的人真是幸福!一人能在祢身上泛爱众人,既然不会丧失你,也不会丧失所爱的人…没有一人能丧失祢,除非他离弃祢…」15奥氏强调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优先性和基要性,这是因为人间情感背后的爱是从上帝而来16,是上帝对人的恩宠。
1.3 牧养神学之应用
奥古斯丁对友情的执着和珍惜是值得敬佩的。然而,这样的友情却给奥氏带来刻骨铭心的伤害。因他用那“原本留给上帝的爱”去爱一个必朽的人17,结果就如诗人所说:「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18。人若没有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就无法建立起真正的友情19。换言之,人间的情谊必须定位在这基础上才能带来真正幸福。
  人是上帝创造中唯一具有情感的活物。忧伤是一种很特别的情感,它能催毁一个人20,也可以使人变得更成熟,更坚强。忧伤有时也可以使迷茫的人顿然醒悟。忧伤并非如一些信徒所言,为一种对上帝没有信心的表现21。劝人要常喜乐的保罗也毫不例外的「忧愁,心里常常伤痛…」22。就连那成了肉身的耶稣基督也有忧伤愁苦的时刻23。忧伤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在上帝的创造中有其合法的地位。禁止人忧伤流泪,就如当人被火烧时不准喊痛一样的不合情理。
  在奥氏向上帝忏悔的同时,并没有隐瞒内心的伤痛和不满,也没有自言其说。他正视自己的情绪反应,在经历悲伤,哭泣、祈祷和忧伤中不忘反省。这样的反省具有认知的治疗作用,从而避免当事人被情绪所吞食。好友或亲人过世,无疑是很大的失落,悲伤难免,但至终还是要生活,不能苦缠着哀痛。故此学习平衡情绪,让悲伤期顺利过渡是相当要紧的。奥古斯丁的问题是,只想着死者好的一面,似乎无法平衡对死者的幻想,以致陷入愈想他好的一面就愈希望他留下,愈难承认他离世的事实的恶性循环里。

2 探讨殡葬中有关受苦的牧养神学
  如前所言,人生总免不了生老病死,对活着的人而言,死亡总离不开悲伤和受苦的情绪。面对死亡、悲伤和受苦的格局,教牧必需处理的虽为丧亡者,但真正所要面对的却是活着的亲人。教牧主持殡葬礼,为的是要给活着的人提供一个哀悼空间,帮助丧家及亲朋戚友接受丧者已离世的事实,让他们有机会对亡者表达尊敬及感谢,并给予他们安慰。
2.1 教牧如何牧养殡葬中的受苦者?
  有关教牧在殡葬礼中的牧养工作,英国爱丁堡主教何乐维(Richard Holloway)于《拓思系列二:疑惑•死亡》中提出三个方面:其一,明确及不妥协地帮助活人承认死亡这伤痛的事实;其二,追思已故者,把生命重新聚合,给予肯定和总结;其三,认同哀丧者的悲哀与痛失。24
  为帮助活人承认死亡这伤痛的事实,「入殓盖棺礼拜」一方面让家属初步了解和体会亡者已离开人间,另一方面也让家属与亡者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阻隔,淡化冢属与亡者的情感关系,25同时把焦点转向十字架,帮助他们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适。殡葬礼中的「安息追思礼拜」和「安葬礼拜」也都能帮助丧家在心理上自我调适,以接受死亡这伤痛的事实。
  有关追思已故者的牧养意义,毕德生(EugenePeterson)认为:「数百年来,牧师的工作被定义为『使人死得平安』… 这定义真正的荒谬之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它显示出许多人正以错误的方式生活。当牧师帮助人述說人生的故事时,是在帮助他们获得明确的自我认识,使这些人知道他们的努力在当下…是有意义的。」26
  爱丁堡主教何乐维认为,教牧应当认同哀丧者的悲哀与痛失。毕德生则进一步指出:「教牧工作并不尝试寻找简化苦难或规避苦难的方法,它对苦难的解释也不怎么感兴趣,更不是要找出苦难的解决之道。教牧工作乃是参与受苦…投入受苦…分担痛苦」。27 毕德生这番话充分的体现出十架神学的精髓! 到底十架神学是什么,其内容又包含了些什么呢?下个段落将会探讨十架神学这一课题。
2.2 从十架神学看殡葬中受苦者的牧养
  十架神学是一种强调对上帝本性的认识,必须从耶稣基督十架的屈辱和受苦作为起点。马丁路德于1518年的《海德堡论辩》里指出,人唯有通过十字架与受苦才能够认识上帝。28
路德认为:人对上帝的认识不是一种理论知识,而昰人的整个存在问题。当我们把基督之死的体验为我们自己的死时,十字架才意味着上帝在基督的死亡中与我们相遇。十架神学是用十字架把上帝隐藏起来,结束了自以为是的理性对土帝所有的思步辩。29
  在整个十架事件中,耶稣并非消极的逆来顺受,而是主动的走进苦难的根源,站在人的位分上承担那导致人类陷入苦难的罪债及刑罚。耶稣在十架上的受难表达了上帝对人类的受苦和不幸彻底的认同,以致人可以在泪水、挣扎、受苦和荒谬中体验上帝的同在与恩宠。上帝不再是一位遥不可及的崇拜对象,而是一位受苦的上帝,一位在苦难中能与人相遇的上帝。上帝 给人的安慰,就是他亲身参及承受每个人的苦难,为人类那正在滴血的心灵包扎和医治。
  尽管如此,人若在受苦中倘若没有发现盼望,受苦就很容易变成一场荒缪的闹剧。十架神学虽然强调十架,但却不止於十架,其中更包括了那战胜罪与死亡权势的基督,以致带来终极的盼望。30正如耶稣基督所言:「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25)
  盼望能激发人忍受悲剧性苦难的重压,深信在上帝的世界,罪恶与死亡将不会得到最后的胜利,苦难也会有结束的一天:「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基督的复活充分的说明上帝将来的全然得胜,信徒盼望的内容因此得以建立。

2.3 十架神学: 牧养神学之应用
  在整个殡葬进程中,教牧的工作不是要急着舒缓丧家的痛苦,也不是要为苦难者提供一个答案。十架神学邀请受苦者不要急着脱离苦难,因为人可以在苦难中遇见上帝。教牧的工作是把受苦者带到十架前与主相遇,让人面对那位创造他、认识他、为他舍命的上帝。因为,真正的安慰和医治乃是源自上帝,是衪主动对受苦者提出邀请:「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太 11:28) 。
  与主相遇意味在十架下,人放胆的面对自己的伤疤,也唯有这样,人才能够认出自己需要医治的地方在哪里。与主相遇意味着接受那位彻底认同这伤疤的上帝的拥抱,让「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与主相遇,也意味着一种生命立足点的调整,在这新基础上,人可以为自己所逝去的痛哭,以致让它们渐渐的离开自己,然后轻轻的把它给埋葬了…
  十架神学强调唯有经过苦难、进入“死亡”,人才有“复活”的可能。受苦者把原先的注意力从自已转向受苦的基督,再转至其他苦难者身上。31
  苦难是个无可逃避的现实,如经上所言:「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 (罗八22-23) 在这大环境底下,教牧的工作是参与人的痛苦、投入与分担痛苦(加六2、腓三10),并把人带到十架前与主相遇。这正如使徒保罗所言:「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腓1:29)。

结语
  人类的情感是上帝创造的一部分,悲伤的情感也不例外。从奥古斯丁的神学反省得知,人间的友情、爱情、亲情和喜怒哀乐都是从神而来,是上帝对人类的恩宠。当人把美善的受造之物(如友爱)提升以致取代了上帝,人必然会陷入愁苦中以致悲伤不能自拔。用「原本留给上帝的爱」去爱「一个必朽的人」是一种情感的错置。十架神学把受苦者带到十架前与主相遇,正是一种生命立足点的调整。十架神学虽然强调通过受苦与主相遇,但它无意美化苦难。相反的,十架神学提醒受苦者,苦难不会永久夸胜。因为十架上的基督已复活,他还会再耒。


书目:
J.William Worden:《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李开敏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
Paul Althaus:《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孫善玲译。新竹:中华信义神学院,1999。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何乐维:《拓思系列二:疑惑•死亡》。许立中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
林素英:《古代生命的礼仪中的生死观》。台北:文律,1997。
尤金•毕德生:《全备关怀的牧养之道》。以琳编译。台湾:以琳出版社。
俞继斌编著:《管窥十架神学》。台北:道声,民国86。
新加坡卫理公会:《卫理公会殡葬礼文》。

注释:
1 临终: 就快离世阶段。初终: 正式死亡。殓: 净身、给亡者穿衣下棺。殡: 停放灵柩、把灵柩送到墓地去葬: 埋葬亡者。祭: 拜祭亡者。
2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卷四。
3 卷四,四。
4 同上。
5 卷四,四;卷四,七。
6 卷四,四。
7 卷四,五。
8 卷四,五。
9 卷四,六。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卷四,六。
13 卷四,七。
14 卷四,六。
15 卷四,九。
16 奥氏引用《罗》五:五于卷四,四里陈述:「只有你把那些具有“因我们所领受的圣神而倾注于我们心中的爱”而依附你的人联结在一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17 卷四,八:「爱上一个要死亡的人,好像他不会死亡一样」。
18 《诗》十六:四。
19 卷四,四:「你把那些具有『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而依附你的人联结在一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20 如中外闻名的屈原,他的忧伤便是他投江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有华人信徒认为基督徒应顺服神的主权,不可向神生气,也不可忧伤彷如毫无盼望,对上帝应表尊敬和信靠。华人可能受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的影响,此乃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概括。
22 《罗》九2。
23 例如《太》廿六36-38:「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便对他们说: 『 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
24 何乐维:《拓思系列二:疑惑•死亡》,许立中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39。
25 林素英:《古代生命的礼仪中的生死观》(台北:文律,1997),97。
26 尤金•毕德生:《全备关怀的牧养之道》,以琳编译(台湾:以琳出版社,?), 76。
27 尤金•毕德生, 80。
28 俞继斌编著:《管窥十架神学》,(台北:道声,民国86),71。
29 Paul Althaus:《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孫善玲译(新竹:中华信义神学院,1999), 25。
30 俞继斌编著,176。
31 俞继斌编著,130。

作者现居新加坡
2006年4月



上网时间: 2006-11-12 
来 源: 感谢作者惠寄信仰之门
共有5438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邮寄本文

  • 上篇文章:称义
  • 下篇文章: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探微
  •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 相关文章
    殡葬中有关悲伤情感和受苦的反省――一个牧养神学的初探
     Copyright(C)2000-2002 GODoo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思路
    webmaster@godoo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