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门 | 分类文库 | 分类书库 | 圣经典藏 | 精典图库 | 音乐收藏 | 在线贺卡 | 在线影院 | 检索中心 | 联盟论坛 | 访客留言
   信仰生活>>灵修随笔>>心怀不平时的自我检视 打印
心怀不平时的自我检视
作者: 彭怀真 [信仰之门/www.GODoor.net]    



  圣经有五处提到「心怀不平」,其中有三处在诗篇三十七篇,由这篇经文看来,作者大卫显然对恶人的嚣张很不是滋味,但他又回到神的面前,思考神在这一切事上的心意。
  最近我一再读这篇诗篇,原因当然是多次心怀不平。对于某些政治、学术、社会福利甚至教会里的人能掌握大权,倍享尊荣,实在心中难平。我着实觉得好些人得到的远超过他们该得的,他们的严重缺失都被忽略,凭借着权力手腕的操弄就高人一等。例如,退休的总统能享受超高的礼遇、私德有重大争议又剥削研究生的教授得到学术桂冠、刻意悲情诉求却帐目不清的机构持续获得各界可观的捐款、哗众取巧的牧者带领着复兴的教会等等。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使我心里不舒服甚至气愤难平。
  如果所听到的是某些基督徒的得势,更为不平。我忍不住想问:他们的争议都被淡忘了吗?昔日的恶劣行径被集体遗忘了吗?神容忍这些错误,对缺失视而不见了吗?这些新贵所做的绊倒人的事情不计其数,就这样子算了?以后可能会因为新头衔和更大的权力而更加嚣张,这公平吗?
  管理学中讨论职场里的不公平主要源自「比较」,通常是认为比较对象得到的太多而我得到的太少。此时会有几种想法:希望自己多得是上策,自己不能多得则少付出是中策,刻意让对方少得或多付出是有点小人的下策。有些黑函、匿名信或中伤电子信,就一一出现。当然有人以更大的动作明确地杯葛对抗不该得到名与利的人,找寻其它人连手出击,一起阻止某人攀登权力高峰或使其得到的减少。不过上策与下策的难度都高,所以多数人往往只能消极抵抗,对该组织灰心,怠工随便混的情形因而普遍。甚至,混到看不下去就走人,转到一个不必看到这些令人生气的事情,尤其能远离这个令自己心怀不平的地方去。从心怀不平而产生的纷争分裂,因而普遍。
  比较的根本是什么呢?我省思自己的心中有个终年不打烊的天平,在其上不断计算着我和其它人的贡献与回报。我的数学不好,但是对于自己及其它人的得与失,却总是能精打细算。我不一定懂得计算,却很懂得算计,算计着人的功与过。甚至算着算着就算到神的头上,认为是祂搞错了,才会有这么多奇怪地不合理的安排。我的服事也因此有些挫折,觉得神并不公平。
  这类想法有好些盲点,首先,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太大,又把神看得太轻太小。如果从「恩典」的角度,我所有的早已超过所该得的,假如神不恩待,我怎么可能有今天?祂已经给超过我该得的。至于祂要如何安排另一个人,那是神的考虑,不需要我费心。那人得的多寡不是我该烦心或该嫉妒的,神在那人生命中的安排又岂是有限的我所能理解的呢?毕竟,恩典是来自神,以神的爱而非我以为的公平为运转的核心。我还是习惯从人的角度看待,认为人的努力才是关键,当一个人的努力并未达到该享受如此名利和掌声时,我因此不平,却忽略神更高的旨意。祂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祂爱给谁恩典给谁职位那是祂的选择,无须我费心。我若因此嫉妒,甚至因而对神质疑,有可能是在挑战祂的权威了。
  我思考自己何以如此容易心中不平?或许因为我的工作特性吧。我是作老师的,习惯对学生打分数;我又作主管,常常对部属的表现作评价;我也是报社社论的主笔,不断评论各种现象。我常打分数,常比较某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表现的差异,某人的绩效与另一人绩效的不同,某位政治或企业领袖的作为。我把这种工作习惯带到其它场域中,还以为自己可以对各种现象作裁判,甚至可以判定谁是谁非,谁好谁坏。然后,我也就不断去衡量某某人所得到的太多,认为超过他所该得的。当我在年岁、资历、地位上渐渐居于优势时,更可能评断他人的表现,并且因而心怀不平。
  其实,谁给我权柄作这些额外的比较呢?我什么时候变成先知或主教或法官了?我们岂能做一些只有神才可以判定的事呢?即使我是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发言,也应该只针对社会的议题而非某个人的背景,对于教会里的现象,当我强调自己是基于爱心说诚实话,也应该记得自己能说的界线,更应省察自己的批评是否是诚实又有爱心的。毕竟,我不能只因为某人有权有名就心生不满,而应该想到自己实在有限。
  更深入去探究,是否自己对于名利头衔非常眷恋,以致于特别注意相关的人与事?如果我不那么在乎,又怎么会心中时常挂念这些与不公平有关的事呢?我的嫉妒可能是一种内在心里防卫作用,刻意借着批评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渴望。别人得到而我没有的酸葡萄心情和嫉妒感觉,伤害的主要是我,甚至可能陷自己于愁苦的深渊中。我若没有警觉,也许这些不平会害到我与神的关系,也会使我服事中那种单纯的喜乐都失去了。
  


上网时间: 2004-05-14 
来 源: 《校园》2003年12月
共有527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邮寄本文

  • 上篇文章:怯懦与虚无——谈福建现代戏创作
  • 下篇文章:上帝如何训练领袖
  •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 相关文章
    心怀不平时的自我检视
    生活的原汁原味
     Copyright(C)2000-2002 GODoor.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思路
    webmaster@godoor.net